左拉自然主義文學理論的革命性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秋紅;新小說“新”在哪里?[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2 吳岳添;;左拉學術史——十九世紀法國的左拉研究[J];東吳學術;2011年04期
3 曾繁亭;;從情節(jié)到細節(jié):西方文學敘事的現(xiàn)代轉型——兼論自然主義與現(xiàn)代主義的關系[J];東岳論叢;2009年03期
4 王欣;;從印象派到詩意現(xiàn)實主義——淺析讓·雷諾阿前期電影中對自然主義文學作品的改編[J];電影文學;2009年12期
5 盛永宏;;超越中的自我追尋——從自然主義看薩特的“處境小說”[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6 張冠華;自然主義文學的歷史地位[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7 師秀霞;;淺議自然主義對方方的影響——以《落日》為文本[J];考試周刊;2008年34期
8 胡仁鵬;俄瑞斯忒斯悲劇演變——從《俄瑞斯忒斯》到《悲悼》、《蒼蠅》[J];名作欣賞;1998年02期
9 沙家強;;左拉自然主義真實觀辨析[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9年03期
10 吳小虎;;試論左拉自然主義對創(chuàng)作客體的新認識[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S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薩日娜;論左拉自然主義與《萌芽》[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2 周渝;從酒中解讀左拉意象世界[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3 龔亞瓊;論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筆下人性的異化與回歸[D];湘潭大學;2011年
4 平原;《梅塘之夜》──自然主義文學團體梅塘集團的代表作[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王淑娟;西蒙娜·德·波伏瓦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川川;新世紀中國軍旅題材電視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7 沈遠安;論杜拉斯的毀滅主題[D];暨南大學;2001年
8 陳淑華;追尋自由,,思考人生[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9 劉晶晶;對生命與性別的追問[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10 郭秀娟;吸納與融創(chuàng)[D];四川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國柱;茅盾與左拉自然主義[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2 吳康茹;;20世紀法國文學視野下的左拉研究[J];文學前沿;2002年02期
3 王一玫;自然主義與左拉的創(chuàng)作[J];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4 張智;;自然主義大師的浪漫主義情懷——淺談左拉的《愛情一葉》[J];賀州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5 列克;;還左拉應有的文學地位——兼談《小酒店》[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2年02期
6 鄭永慧;《娜娜》——左拉對罪惡的資本主義制度的控訴書[J];法國研究;1985年03期
7 丁子春;;論左拉的文學功績[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3期
8 朱湘蓮;;試論《萌芽》中礦工群像的動物性特征[J];理論觀察;2007年06期
9 劉連青;劉蕤;;左拉的“社會主義”理念——再讀《婦女樂園》[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10 朱寶榮;關于自然主義的再認識[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陳延;;自然主義在日本[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2 黃春燕;;一沙一世界——從《伊芙琳》看喬伊斯的寫作特點[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3 郭琦;;反叛的精靈 自由的化身——評析杰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陳慧;;論生態(tài)文學的開創(chuàng)者——亨利·大衛(wèi)·梭羅知名度崛起的內(nèi)外因[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黃開紅;;嘉莉妹妹“美國夢”的幻滅——評嘉莉的道德觀[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躲齋;自然主義理論的忠實實踐[N];中華讀書報;2000年
2 胡小躍;左拉先生的雙重生活[N];中華讀書報;2004年
3 康慨;朱利安·巴恩斯:讓我們直面死亡吧[N];中華讀書報;2008年
4 陳 楊;敞向兒童的智慧窗口[N];中國教師報;2005年
5 孫歌;關于虛構[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6 李慶西;憂傷的故事里沒有憤怒[N];中國文化報;2003年
7 卡爾維諾 黃燦然 譯;為什么要讀經(jīng)典作品?[N];華夏時報;2002年
8 余中先;奈瓦爾——耽于夢幻的文學瘋子[N];文藝報;2000年
9 吳岳添;法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N];文藝報;2003年
10 郭家申;為我國外國文學研究提供寶貴的資料和營養(yǎng)[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建為;左拉的自然主義詩學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1年
2 陳曉蘭;文學中的巴黎與上海:以左拉、茅盾為例[D];復旦大學;2003年
3 譚惠娟;創(chuàng)新·融合·超越:拉爾夫·埃利森文學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4 邱佳嶺;論湯姆·斯托帕德文人劇[D];上海戲劇學院;2009年
5 麥妮卡(Melnyk Tetiana);自然主義批評視域下的托爾斯泰與德萊賽—《復活》與《嘉莉妹妹》的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6 于海冰;跨文化視野中的歐文·白璧德[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7 李兆前;范式轉換: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8 楊挺;奧尼爾表現(xiàn)主義戲劇觀比較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9 王欽峰;福樓拜與現(xiàn)代思想[D];四川大學;2006年
10 孫艷華;泉鏡花浪漫主義小說的幻想空間[D];吉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立華;論左拉自然主義小說中人的形象[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葉辰晨;從左拉的創(chuàng)作觀來看“大逆事件”后永井荷風的作品[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3 車俊思;《娜娜》與《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義創(chuàng)作傾向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楊曉明;試析《庭長夫人》中的自然主義[D];吉林大學;2009年
5 申利鋒;論毛姆小說創(chuàng)作的自然主義傾向[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6 高穩(wěn);《紅色英雄勛章》:自然主義、印象主義抑或是現(xiàn)實主義?[D];鄭州大學;2003年
7 周亞琴;《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一部杰出的自然主義作品[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劉曉博;紅色英勇勛章[D];內(nèi)蒙古大學;2009年
9 李經(jīng)媛;比格·托馬斯:從一個自然主義的犧牲品成長為一個存在主義的英雄[D];天津財經(jīng)學院;2005年
10 夏燕;《珍珠》——一部自然主義的寓言[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5606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560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