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烏街上的怪女孩——《一無所獲》對傳統(tǒng)女性形象的顛覆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2013年度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成果,項目名稱:西班牙戰(zhàn)后女性文學中女性形象的發(fā)展和比較研究,項目編號:2013B67
【分類號】:I551.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方;;女性主義視野下的塔吉雅娜形象[J];俄羅斯文藝;2009年04期
2 張敬;;作品與人生的糾結——也談作家海明威的婦女觀[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3 曹輝;;列夫·托爾斯泰的婦女觀——從托爾斯泰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看作者的婦女觀[J];中國電力教育;2007年S2期
4 周杰;;簡論海明威筆下的女性形象[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5 謝舒婷;;俄國革命進程中理想的化身——論“多余人”小說中升華的女性形象[J];今日南國(中旬刊);2010年12期
6 溫慧敏;;淺析苔絲的悲劇成因[J];民營科技;2011年01期
7 任愛殊;;美國黑人文學中女性角色的塑造[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8年10期
8 曹薇;;奪人心魄的藝術群像——試談屠格涅夫長篇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及塑造[J];天中學刊;1988年04期
9 何乃英;;《明暗》——夏目漱石創(chuàng)作的新突破[J];日語學習與研究;1992年04期
10 何成洲;;蕭伯納:西方女權運動的倡導者——評蕭伯納劇中“生命力”思想指導下的女性形象[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德福;;普列姆昌德小說中的女性形象[A];外國文學論集——世紀末的探索與思考[C];1997年
2 汪介之;吳曉燕;;論俄羅斯文學中的女性形象[A];外國文學論集——世紀末的探索與思考[C];1997年
3 林婉嬌;;《暗夜行路》中的女性形象[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趙德明;;當代西班牙小說概述[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5 邢以丹;;愛的理想、困惑與解答——論林真理子《只要趕上末班飛機》和《京都行》的文學主題[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6 葉塑;程慧;;世紀之隔的不同抗爭 掙脫不去的相同命運——安娜卡列尼娜與弗朗西絲卡的悲劇命運探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王愛武;;坂口安吾小說《滿開的櫻花林下》考察——“山賊”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8 符夏鷺;;《一個女人》的失敗人生[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9 陳許;;美國“婦女文學”的扛鼎之作——評凱特·肖班的《覺醒》[A];走向21世紀的探索——回顧·思考·展望[C];1999年
10 杜鵑;;心靈深處不息的呼喊——19—20世紀歐美文學女主人公精神追求軌跡探尋[A];走向21世紀的探索——回顧·思考·展望[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特約記者 戴錚;日本女性文學彰顯婚戀新取向[N];中華讀書報;2008年
2 孫欣;海明威筆下女性形象的成因[N];吉林日報;2010年
3 陳蔓萍;“迷惘的一代”的新女性[N];文藝報;2006年
4 酷貘 編輯;戀愛不是談的是墜的[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5 周江 書評人;“朋克族”的笑臉[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6 章蓓如;沒有英雄美人,仍叫人欲罷不能[N];華夏時報;2006年
7 張中載;“改寫”:讓經(jīng)典綻放出別樣的光芒[N];中國教育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丁楊;春光燦爛“豬女郎”[N];中華讀書報;2006年
9 吳燕 理學博士;女明星:一個時代的犧牲品[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10 吳岳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百無聊賴的“憂愁”[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桂玲;渡邊淳一情愛文學論[D];吉林大學;2008年
2 許原雪;納博科夫小說中男性視閾下女性形象的建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3 謝春艷;俄羅斯文學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黑龍江大學;2006年
4 張玲;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女性觀與性別意識[D];蘇州大學;2006年
5 李文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小說敘事藝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6 王慶勇;論亨利·米勒的小說藝術[D];南開大學;2010年
7 高天;中西古典文獻中的戰(zhàn)爭敘事[D];復旦大學;2010年
8 盧銘君;論美狄亞瘋癲的主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9 李雪花;朝鮮朝閨閣漢詩研究[D];延邊大學;2007年
10 陳靚;路易斯·厄德瑞克作品雜糅性特征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園華;[D];西北大學;2011年
2 張琳;論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小說中的女性形象[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趙玉君;父權意識下的女性形象[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范能維;海明威筆下的女性世界[D];蘇州大學;2008年
5 艾洪磊;曹禺、易卜生戲劇女性形象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6 蔡嵐嵐;簡·奧斯丁《傲慢與偏見》中的女性形象[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7 章瑜;論谷崎文學中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梁曉平;從傾斜到平衡—勞倫斯小說中的女性形象[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5年
9 周抒;奧斯卡·王爾德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蘇州大學;2006年
10 莊金秋;弗朗索瓦·莫里亞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515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55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