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課》:歷史視閾中的黑白書寫
[Abstract]:Augustus Wilson is a famous African-American playwright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His works rewrite the history of black Americans and focus on their present and future while looking at the suffering of their compatriots. Wilson's Pulitzer award-winning piano lesson is based on a 137-year-old piano, which uses black language and reconstructs black history with the help of African cultural traditions. He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requires the joint efforts of blacks and whites. Only by facing up to the humiliating history of themselves and their ancestors and passing it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can blacks know who I am and run to the future. Only by uniting as one can they gain complete freedom and change the destiny of history.
【作者單位】: 北京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I712.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發(fā)林;鄧彥東;;對自由和身份的探求——論拉爾夫·埃利森小說《看不見的人》中的主人公[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2 李河發(fā);蘇傳娥;周華;余榮琦;施曉瓊;;不同世紀的美國黑人卻有著驚人的類似命運[J];文教資料;2009年36期
3 李曉娟;;來自殖民地的聲音——論《杰克·馬格斯》的話語權[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王菲菲;;解讀《在一個自由的國度》中“自由”的含義[J];陜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徐楊;;心靈的自我救贖——論《寵兒》中塞絲的心理解放[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6 羅萍;;罪與罰——讀《朗讀者》的反思[J];青年文學家;2011年16期
7 柳迎春;;靈魂中的獨舞者——淺析奧爾罕·帕穆克筆下人物的心靈世界[J];名作欣賞;2009年15期
8 肖四新;論古希臘文學的理性精神[J];湖北三峽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9 高建為;偶然性、自由和責任:薩特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存在主義思想[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10 羅國祥;薩特存在主義“境遇劇”與自由[J];外國文學研究;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董藝;;論《娜嘉》中的超現(xiàn)實主義寫作原則[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郭琦;;反叛的精靈 自由的化身——評析杰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黃貝貝;;無法拋棄也不能拋棄的過去——《微光閃爍世界的繼承者》的文化內涵[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黃偉珍;;《紅字》——人性與社會性之戰(zhàn)[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愷蒂;那一層皮[N];東方早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彭青龍;“寫回”帝國中心[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靳涵身;重寫與顛覆—約翰·厄普代克“《紅字》三部曲”之互文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3 劉國枝;威廉·福克納荒野旅行小說的原型模式[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楊炳菁;后現(xiàn)代語境中的村上春樹[D];吉林大學;2009年
5 吳瑾瑾;生之必然滲透[D];山東大學;2008年
6 薛晶;薩特戲劇的情境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09年
7 孫士覺;古越漢詩史述及文本輯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周小進;從滯定到流動[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敏;神秘背后的自由追尋[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楊叢道;獨特的吉什·任:重構美國文化概念[D];鄭州大學;2005年
3 王麗麗;通往地平線的路[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4 胥凱莉;化蛹成蝶[D];山東大學;2005年
5 張曉冬;解讀艾米莉·狄金森的隱居生活[D];安徽大學;2005年
6 李春;浮華世界的自由[D];浙江大學;2006年
7 魏曉巍;《藻海無邊》的后殖民解讀[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艷U,
本文編號:25235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52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