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筆記》的人際意義分析
[Abstract]:Halliday's systemat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linguistics. Using the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n the system function grammar,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Doris Lessing's masterpiece
【作者單位】: 長春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I56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麗珍;;英語廣播新聞語篇的及物性特點分析——以一則廣播稿為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2 陳宏;;專門用途英語核心情態(tài)動詞實證研究——以法律語篇為例[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丁素萍;白云超;;從學位論文英文摘要的人際主位功能看不同學科的語言特征[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任長普;張竹莉;周美才;;銜接理論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5 宋加高;潘子正;;《錦瑟》兩種英譯文本的概念功能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6 琚長珍;;漢語社論語篇的主位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7 胡芳;;《金色筆記》的敘事策略后現代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3期
8 郭福霞;;主位推進理論在高職高專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9 賀春蘭;;幾種語言習得觀的比較與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10 孔雪嬌;;重讀奧巴馬競選總統(tǒng)勝利演說[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梁素芹;曹杏;;韓禮德情景語境理論觀照下的文學翻譯——Oracles & Miracles及其中譯本《“剩”賢奇跡》個案研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年
2 陳治安;周忠杰;;詞典封面廣告語篇研究:一種評價視角[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彭靜;;語境,牽制和影響語義的一個重要因素[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蔡有恒;;功能理論與語篇語體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高貞;;名詞化與語法隱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6 蘇妮娜;;英語學術語篇中的情態(tài)手段[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7 彭菲;;學術論文提要的主位推進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8 鄭建萍;;從系統(tǒng)功能語法看布什每周電臺演講主位選擇[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9 劉云洲;;從功能語法的角度看一首詞的英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10 孫美娟;;限定性情態(tài)動詞在法律條文中的人際功能[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潔;建構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吳莉;轉喻與話語的符號—認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胡文輝;語言評價理論的價值哲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徐莉娜;翻譯中句子結構轉換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原雪;二語/外語語境下的批判性閱讀理論構建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費惠彬;漢日話題對比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7 楊才英;新聞訪談中的人際連貫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8 張滟;促動性體裁群功能勸說模式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9 李敏;現代漢語非現實范疇的句法實現[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于海飛;話輪轉換中的話語標記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宮國華;國際商務信函的語域分析[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2 黃姍姍;系統(tǒng)功能理論視閾下的“X是X”結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于娜;政治演講中主位及主位推進模式分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潘志娟;從語域分析的角度看《賣花女》中人物語言的風格再現[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王磊;系統(tǒng)功能語法視角下的語篇分析在專業(yè)英語精讀課中的運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馬春芬;《茶館》兩個英譯本的語域等效實現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董欣蓉;中美領導人就氣候話題講話中情態(tài)責任的對比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張琪;系統(tǒng)功能語法視角下的古詩飲酒五不同英譯本的翻譯對比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劉毅;中西翻譯質量評估模式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王瀟;語域理論與電影片名互譯初探[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新瑋;;合作原則與會話修正[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8期
2 呂明;;從人際功能的新視角解讀成功的交際行為[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3 陳彩霞;;英語習語變體的人際功能[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4 張嵐;;《雪夜停林邊》三個漢譯本的人際功能分析[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5 孔寶蘭;;從《愛因斯坦的指南針》看人際功能語法在語篇分析中的運用[J];文教資料;2011年25期
6 杜麗霞;;存在主義視角下的《金色筆記》中安娜的人物形象解讀[J];時代文學(上半月);2011年06期
7 崔小云;;對《傲慢與偏見》第十九章之人際功能分析[J];文學教育(中);2011年07期
8 湯文紹;;《七朵水仙花》歌詞功能語法分析[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1年04期
9 江偉霞;;《靜夜思》六種英譯文的人際功能探討[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年04期
10 劉曉曉;;基于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元功能理論對《我和你》的語篇分析[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2 藍越群;;論英語的情態(tài)附加語及其功能[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李穎;;希拉里與奧巴馬競選廣告的人際功能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侯春杰;;教師語言的人際功能[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5 王娟;;中英文化妝/護膚品廣告中語氣系統(tǒng)和情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石春煦;;學科教學大綱的人際意義研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黃麗香;;小說語言的形式與功能——《泄密的心》的功能語篇分析[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劉艷;;從語域的角度看廣告語篇的對等[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9 孫美娟;;限定性情態(tài)動詞在法律條文中的人際功能[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10 裴振霞;;奧巴馬獲勝演講的功能文體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周推薦[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2 記者 木川;借“愛心與綠色”主題放映 《帝企鵝日記》再挖南京市場[N];中國電影報;2005年
3 李彥濤;特點鮮明規(guī)?涨癧N];中國國門時報;2002年
4 黃必康(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大學英語改革及教材建設啟示錄[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5 雷雨 滕曉東;解放軍報紀念建軍80周年宣傳起步不凡[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6 記者 何迪;“奧運京港大連接”車隊抵達我市[N];孝感日報;2007年
7 雷雨 滕曉東;濃墨重彩慶華誕 有聲有色著華章[N];中華新聞報;2007年
8 特派記者 于京玄;225精英欲來古城展身手[N];西安日報;2010年
9 孫濤邋通訊員 楊順丕 實習生 劉青;藝術節(jié)標志正式啟用[N];恩施日報;2007年
10 王洪;以有限的土地資源服務無限的經濟發(fā)展[N];江蘇經濟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秀明;漢語元話語標記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2 楊林秀;英語科研論文中的言據性[D];廈門大學;2009年
3 周紅紅;從功能的視角考察外來詞的生存規(guī)律[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趙德全;純理功能的傳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5 梁魯晉;語篇中回指的功能[D];廈門大學;2007年
6 孫愛珍;計算文體學工作模式探究[D];河南大學;2008年
7 翁玉蓮;報刊新聞評論話語的功能語法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8 劉承宇;語法隱喻的功能—認知文體學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9 歐榮;戴維·洛奇作品中的“危機”母題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10 李詩芳;法庭話語的人際意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官曉勤;英語新聞報道與社論的人際功能[D];廈門大學;2006年
2 王丹丹;廣告中語氣選擇的人際功能[D];吉林大學;2007年
3 陳穎;《菲迪克條款》中情態(tài)的人際功能[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4 趙文博;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的人際功能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5 何麗新;從人際功能視角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的情態(tài)[D];吉林大學;2009年
6 石繼成;英語廣告的人際功能分析[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7 肖俊萍;新聞報道和社論的人際功能對比研究[D];濟南大學;2010年
8 杜軍輝;從功能語法的角度闡釋商業(yè)社評[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5年
9 朱麗軒;政體新聞報道中語氣系統(tǒng)的人際功能[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王寧;從時態(tài)的人際功能看布什和克里第一場總統(tǒng)競選電視辯論的人際意義[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552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45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