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癮難戒》的后結(jié)構(gòu)女性主義解讀
[Abstract]:Poststructural feminists believe that women can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emancipation will through the body. Women have the right to pursue their own happiness. So they encourage women to ignore the patriarchal definition and write themselves bravely. At the same time, poststructural feminists believe that it is important for women to insist on self, and women must have true self. Helen Garner is a famous Australian female writer and a feminist advocate and admits that the novel is semi-autobiographical. Post-structural feminism can fully explain Ghana's feminist thought. So this thesis chooses post-structural feminism theory to analyze the protagonist of this novel. In this paper, the poststructural feminist theory is used to analyze Nora, the protagonist of Drug Addiction, to prove that she is a modern woman. In the novel, Nora has three identities: lover, mother and self. Nora fell in love with junkie Jarvo. She loved him very much, but Javo was a hypocrite and often hurt her. At the same time, when she was sexually hungry, he found other men to satisfy her sexuality, so she had complicated sexual relationships with several men. Nora's bravery in expressing and satisfying her sexuality overthrew the patriarchal position of female libido and female role. Her bold behaviour also redef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women. Nora realized her female autonomy by satisfying her sexuality. On the other hand, her libido showed a willingness to liberate herself from hardship. As a mother, she raised her daughter with selfless maternal love; as a single mother, she defied gossip and boldly pursued her own happiness, thus upsetting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mother. In addition, she had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being a mother alone, which put a lot of pressure on her. So she sought a harmonious love from Javo, and she wanted a man to comfort her. Finally Nora knew Javo couldn't make her happy, and she couldn't stand him any longer, and decided to leave this obnoxious addic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as that she knew clearly that she could not give up her true self and daughter. In the end, she made compromises with her motherhood and self. From this experience, Nora learned that as long as a woman doesn't give up on herself, any difficulty will be overcome and there will always be a glimmer of hope.
【學(xué)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I611.074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海霞;;賀蓮東:你為誰命名?——讀蔣韻的《櫟樹的囚徒》[J];中山大學(xué)研究生學(xué)刊(社會科學(xué)版);1997年03期
2 陳曉蘭;女性主義語言研究與文本分析[J];國外文學(xué);1999年02期
3 萬慧進(jìn);不同的聲音——醫(yī)患關(guān)系的女性主義視角[J];醫(yī)學(xué)與哲學(xué);2001年08期
4 金文野;新時(shí)期女性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論[J];當(dāng)代文壇;2003年02期
5 李;,廖梅;當(dāng)代西方女性主義犯罪學(xué)思想介評[J];思想戰(zhàn)線;2004年05期
6 陳琳;近十年加拿大翻譯理論研究評介[J];中國翻譯;2004年02期
7 馮文坤;舞者,還是舞?——論女性主義翻譯觀與譯者主體性[J];四川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bào)(社會科學(xué)版);2005年01期
8 葉舒憲;略論當(dāng)代“女神文明”的復(fù)興[J];江蘇行政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05年01期
9 劉傳霞;情感與思想的音符從城堡中飛出——讀路也散文集《我的城堡》[J];濟(jì)南大學(xué)學(xué)報(bào)(社會科學(xué)版);2005年02期
10 馬薇薇;;女性主義肥皂劇研究對性別概念的解構(gòu)與重建[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05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暢引婷;;符號運(yùn)用策略對女性主義傳播效應(yīng)的影響——以父權(quán)制概念的意義闡釋為例[A];中國社會學(xué)會2007年會“社會建設(shè)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胡宇娜;陳忠暖;甘巧林;;西方女性地理學(xué)的發(fā)展與啟示[A];中國地理學(xué)會2004年學(xué)術(shù)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3 辜美惜;鄭雪;邱龍虎;;女性主義心理治療理論與實(shí)踐[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xué)學(xué)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江逐浪;;從《大明宮詞》到《橘子紅了》看女性主義觀念的體現(xiàn)[A];中國傳播論壇(2002)——中國電視劇傳播[C];2002年
5 任一鳴;;女性主義文學(xué)批評與中國特色——中國女性主義文學(xué)批評筆記之一[A];中國當(dāng)代文學(xué)研究會第十三屆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邢冬梅;;女性主義、客觀性與科學(xué)大戰(zhàn)[A];慶祝科學(xué)技術(shù)與辯證法創(chuàng)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7 邱林林;;The Analysis of Mary's Development in The Secret Gard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roaden-and-Build Theory[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8 黃春曉;張京祥;;西方女性主義地理學(xué)對城市建設(shè)的性別反思[A];地理教育與學(xué)科發(fā)展——中國地理學(xué)會2002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9 惠紅利;;Symbols of Entrapment and Freedom in The Awakening[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10 楊莉馨;;女性主義視閾中的格林童話模式[A];終結(jié)與起點(diǎn)——新世紀(jì)外國文學(xué)研究[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bào)紙文章 前10條
1 李銀河;女性主義的三種方案[N];南方周末;2003年
2 李建軍;禹建湘的《徘徊的邊緣的女性主義敘事》[N];文藝報(bào);2006年
3 吳武洲;女性主義的“中國化”學(xué)理總結(jié)[N];文藝報(bào);2011年
4 肖巍;女性主義視野中的自然[N];中華讀書報(bào);2000年
5 吳燕;那一記女性主義的“悶棍”[N];中華讀書報(bào);2008年
6 王馳;云霞出海曙 輝映半邊天[N];中國婦女報(bào);2008年
7 ;男性點(diǎn)擊女性主義[N];中國婦女報(bào);2004年
8 任振怡;構(gòu)建女性主義詩學(xué)大廈[N];文藝報(bào);2005年
9 關(guān)福艷 鞍山市行政學(xué)院;女性主義的前世鄉(xiāng)愁[N];中國社會科學(xué)報(bào);2011年
10 晨芳;女性主義與流行文化[N];中國婦女報(bào);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秦俊紅;對中篇小說《饑餓》中女性主義特征的及物性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9年
2 周紹雪;女性主義國際關(guān)系理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3 吳芳;西方男性學(xué)者視角下的女性主義[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4 郭愛妹;西方女性主義心理學(xué)的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4年
5 董美珍;女性主義科學(xué)觀探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04年
6 姜子華;女性主義與現(xiàn)代文學(xué)的性別主體性敘事[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0年
7 史巍;西方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現(xiàn)代性批判[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0年
8 宋方方;對美國20世紀(jì)末西方音樂研究中女性主義批評的審視[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1年
9 周潔;安·達(dá)菲詩歌女性主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2年
10 王建成;桑塔格文藝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蘇日娜;《毒癮難戒》的后結(jié)構(gòu)女性主義解讀[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12年
2 牛曉曉;瑪格麗特.德拉布爾筆下的“新女性”[D];河南大學(xué);2010年
3 顧建敏;天使與妖女[D];西南師范大學(xué);2000年
4 丁伊莎;海峽兩岸女性主義文學(xué)批評之比較[D];湘潭大學(xué);2003年
5 杜姍珊;對林京子文學(xué)中的女性主義的考察[D];山東大學(xué);2010年
6 丘慧慧;關(guān)于后新時(shí)期女性主義文學(xué)批評的批評[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00年
7 王寧;個(gè)人化寫作的超性別意識[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05年
8 俞佩淋;崛起的突變[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5年
9 王瓊;女性與報(bào)紙[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6年
10 趙云梅;網(wǎng)絡(luò)時(shí)代的女性與女性主義[D];貴州師范大學(xué);2007年
,本文編號:22642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26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