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者的資質:霍桑的接受美學思想研究
[Abstract]:Hawthorne's reception aesthetics is between modern hermeneutics and classical hermeneutics: on the one hand, like classical hermeneutics, Hawthorne believes that there is only one truth in his works, and readers need to overcome their own historical norms to grasp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s. On the other hand, like the modern hermeneutics, he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eaction of the hermeneutics to the objects of interpretation, and believes that the value of the works of art exist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ermeneutics and the works of art. And try to use the uncertainty of narration to mobilize the readers' aesthetic imagination and shape the new horizon of expectation. The study of Hawthorne's reception aesthetics can not only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modernity of Hawthorne's novel art, but also understand the reason why Hawthorne was not accepted by the public in his time.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外語學院;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松林;;立足本土 放眼世界——陸建德研究員談外國文學與文化研究[J];外國文學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華偉;;創(chuàng)作與接受的互動——從接受理論視角分析《聊齋志異》創(chuàng)作過程之獨特性[J];蒲松齡研究;2008年02期
2 樊慶彥;;論《聊齋志異》的娛樂功能[J];蒲松齡研究;2011年01期
3 金彥,張麗;從接受美學看電視受眾參與[J];安徽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4 周方珠;;論元散曲翻譯中的模糊再現(xiàn)[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儲小燕;;兒童文學圖畫書的“格式塔”式閱讀[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陳逢丹;;接受美學觀下的譯者主體性——兼析莎士比亞第116首十四行詩的三個漢譯本[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7 劉立;文本“空白”和文學翻譯的再創(chuàng)造[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8 昌宗鋒;;接受美學視野中的譯文讀者主體性與翻譯[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9 蔡愛春;喻立安;;接受理論視角下的廣告翻譯[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10 黎芷伶;;人生自是有情癡——從接受美學看鬼子《一根水做的繩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彭輝;;從多維視角為文學翻譯中的“誤讀”正名[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張彥哲;韋華;;讀者的需要和水平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試談毛澤東的接受美學思想[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四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2002年
3 葉桐;;新文學傳播中的開明書店[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學史研究卷)[C];2009年
4 伍雪菲;;從接受美學的角度看影視字幕翻譯[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十一輯)[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學本體論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3 王艷紅;美國黑人英語漢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何東;論自覺誤讀[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5 王峰;數(shù)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藝術及其交互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6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高波;論現(xiàn)象學方法與概念對藝術審美本質研究的意義[D];山東大學;2010年
8 文浩;接受美學在中國文藝學中的“旅行”:整體行程與兩大問題[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X;晚清文學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傳統(tǒng)再構[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志明;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孫方旭;論汪立三鋼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蘊“層次觀”[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耀庭;中學寫作教學中學生讀者意識培養(yǎng)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肖艷;文學翻譯中的誤譯問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梁健婧;《紅樓夢》女性讀者的審美心理探微[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彬;接受美學對語文教學影響的辯證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譚卓華;從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對陶淵明精神家園的守望[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姜俊;接受理論視角下的“金陵判詞”霍譯本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鄭顆顆;接受美學觀照下的小說翻譯[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 郭辛茹;“召喚結構”視閾中的《莊子》闡釋差距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應德;完美的珍珠:霍桑內心懺悔的化身[J];山東外語教學;2004年05期
2 高杏生;為什么霍桑扶搖直上而朗費羅一落千丈[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85年04期
3 董蘭;霍!镀邆尖角閣的房子》的象征手法[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1997年02期
4 曹亞軍;霍桑及其《紅字》之二:“海關”及通奸罪的政治解讀[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5 李世強;從《紅字》看霍桑小說的創(chuàng)作主題與文學藝術[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6 翁長浩;;從《人生的行列》漫評霍桑的倫理觀[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01期
7 任曉晉,程寶燕;林中的噩夢 成長的歷程——《小伙子古德蒙·布朗》新解[J];外國文學研究;1998年04期
8 陳了;漆黑的土地 鮮紅的A字——從《紅字》看霍桑的道德思想[J];咸寧師專學報;2002年01期
9 唐春華;霍桑《紅字》中的圣經文學元素[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10 夏曉珍;心理學視野中的齊靈窩斯——霍桑《紅字》新解讀[J];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做防水工程分清資質好繳稅[A];全國第十三屆防水材料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馬宏偉;;檢驗者必須先被檢驗[A];中國航海學會第一屆船檢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鄒大炎;;先秦心理學哲學思想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4 王東紅;;我國林業(yè)生態(tài)工程建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三)[C];2007年
5 沈軍;;意識和運作中的風險[A];2008年中華臨床醫(yī)學工程及數(shù)字醫(yī)學大會暨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工程學分會第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任存霞;;《飲膳正要》的中蒙醫(yī)學術思想研究[A];內蒙古醫(yī)學院中蒙醫(yī)學院50周年校慶論文專輯(蒙醫(yī)蒙藥)[C];2006年
7 闕詩濤;;《紅字》前言創(chuàng)作的真實目的[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施發(fā)筆;;全面解讀王希杰的一本好書——聶焱《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讀后[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續(xù)輯——暨王希杰修辭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陳健民;;陸淵雷生平及其學術思想研究[A];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建會20周年學術年會專輯(下)[C];1999年
10 汪奠基;;關于荀況的邏輯思想研究[A];邏輯學文集[C];197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陜西省醫(yī)療器械協(xié)會副秘書長、陜西省政府采購中心顧問兼評審專家 歐陽克勇;資質初審需防范的漏洞[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2 ;2010年度海域使用論證資質年檢結論[N];中國海洋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王巍 葛勝征;資質文件需填寫哪些資料[N];政府采購信息報;2011年
4 記者 管菁 通訊員 張絢;我市兩家企業(yè)獲一類文物拍賣資質[N];長江日報;2009年
5 高希海 此木;我市又有兩家糧谷加工企業(yè)獲出口資質[N];朝陽日報;2009年
6 ;掛靠 出租資質賺小錢 劣質工程危害大[N];中華建筑報;2010年
7 謝嘉晟;廈門信達或被取消鐵礦石進口資質 中鋼協(xié)強推新行規(guī)波及廈企[N];經理日報;2010年
8 局技術服務事業(yè)部;東北搶險中心取得帶壓封堵甲級資質[N];石油管道報;2011年
9 見習記者 楊敬賀;資質受阻小醫(yī)院無福消受臺產器械[N];東莞日報;2010年
10 實習生 郭思思 段婷婷;我市13家旅行社獲公務活動代理資質[N];濟南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起軍;江澤民執(zhí)政安全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任俊華;儒道佛生態(tài)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元琪;凈影慧遠《大乘義章》佛學思想研究[D];北京大學;2000年
4 黃慶林;義和團運動時期清政府守舊派思想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余煥新;中國傳統(tǒng)行為管理思想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9年
6 權相佑;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朱惠國;中國近世詞學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王美鳳;先秦儒家倫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9 宋儉;新民主主義憲政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10 萬英敏;《管子》管理哲學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玨;穿越黑暗——霍桑筆下的惡人形象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2 于洋;霍桑的科技觀及其短篇小說的悲劇性[D];黑龍江大學;2010年
3 周加琴;論霍桑的哥特式清教小說[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朱洪強;鄧小平對外開發(fā)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5 彭帥;論鄧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D];中南大學;2004年
6 祁磊;明清時期救荒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7 張艷麗;梁啟超的財政思想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8 郭志忠;韓非法哲學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9 陳浩然;鄧小平處理國際問題的思想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08年
10 陳思彤;布魯克斯情報學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1545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154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