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凝視的島嶼》中的創(chuàng)傷研究
[Abstract]:Michael Ondaget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riters in contemporary Canadian literature, and Bodhisattva staring at the Island is one of his masterpieces. In this paper, trauma theory is used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trauma suffered by Sri Lankan people and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The so-called "psychological trauma" refers to an event or disaster that leaves an indelible injury to the victim's soul. The victim can be a collective or an individual. After the victim has suffered a trauma, some typical traumatic symptoms appear in the mind. The protagonists in the novel suffer great psychological trauma in the war. Their living state is changed by the war. They are emotionally numb, irritable, repressed, they choose to remain silent and avoid things, and they are physically overtired. These are the sequelae of trauma. Despite the difficulties,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have come out of the trauma in various ways. This indicates the author's desire to end the war as soon as possible, love and peace.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I711.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駱駝;;行話兒江湖 第六章:力挽狂瀾顯身手,運籌帷幄總寂寞[J];舞蹈;2010年09期
2 蘇敏;;菩薩是如何中國化的[J];尋根;2011年04期
3 馮艷秋;洪雪蓮;吳農(nóng)榮;鄧文訊;賀剛;蔡圣波;何心毅;李逸;賀忠山;王海成;陳德恩;陶淮;許貴信;劉文;;散題雜詠[J];詩詞月刊;2011年08期
4 ;聯(lián)林故事[J];對聯(lián)(民間對聯(lián)故事)(下半月);2011年07期
5 張元元;;淺析秦安縣博物館館藏西魏石造像塔[J];絲綢之路;2011年14期
6 釋印光;釋傳印;;《凈土決疑論》講記(十六)[J];法音;2011年07期
7 駱駝;;行活兒江湖 第九章:異想天開拙成巧 歪打正著滾出新[J];舞蹈;2010年12期
8 釋惟賢;;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J];佛教文化;2010年02期
9 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J];紅巖春秋;2011年03期
10 彭圖;;如是我聞五臺山[J];五臺山;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德;;炳靈寺第169窟6號龕“十方十智佛”臆測[A];炳靈寺石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楊志高;;中國藏西夏文《菩薩地持經(jīng)》殘卷九考補[A];西夏學(第二輯)[C];2007年
3 彭向前;;中國藏西夏文《大智度論》卷第四考補[A];西夏學(第二輯)[C];2007年
4 殷福蘭;;庫木吐喇谷口區(qū)第21窟壁畫藝術初探[A];龜茲學研究(第一輯)[C];2006年
5 王淮生;;關于“百代詞曲之祖”的臆想[A];中國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6 王德舜;;敦煌壁畫藝術新探——略論黑色飛天、菩薩的藝術形式的創(chuàng)造[A];探尋美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2001—2006)紀念文集[C];2006年
7 劉大可;;黎畬蕭屋:一個可能源自畬族的客家宗族[A];畬族文化研究(上冊)[C];2003年
8 張麗明;;彬縣大佛寺、龍門賓陽南洞與初唐政治[A];唐史論叢(第六輯)[C];1995年
9 陳三才;;“祖師靈感藥簽”初探[A];閩臺清水祖師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10 吳企明;;李白詞辯證稿[A];李白學刊(第二輯)[C];198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郭立;“人像菩薩”現(xiàn)三峽,叩拜者絡繹不絕[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2 秀云;八大菩薩[N];中國民族報;2010年
3 ;日本:菩薩像前拾巨款,每天求拜盼失主[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4 余揚;翁達杰:以詩意抵抗真實的殘酷[N];文學報;2011年
5 齊夫;“變態(tài)”與“菩薩”[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6 本報記者 王胡;陶藝家傳記獲翁達杰獎[N];中華讀書報;2011年
7 李小艷;菩薩的來歷[N];中國民族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李鵬;“人像石頭”引發(fā)膜拜潮:堵還是疏?[N];北京科技報;2008年
9 蘇涵;閩粵農(nóng)村盛演“菩薩戲”的背后[N];中國文化報;2009年
10 魏霞 李治國;在故鄉(xiāng)感受孤獨[N];中華讀書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蒙;圖塔與禮佛[D];中央美術學院;2012年
2 李桂紅;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現(xiàn)代意義[D];四川大學;2003年
3 陳粟裕;唐宋時期敦煌石窟中的于闐因素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2年
4 麻元彬;中原北方地區(qū)唐代佛教主尊像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2年
5 魏文斌;麥積山石窟初期洞窟調(diào)查與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6 趙玲;印度秣菟羅早期佛教造像研究[D];上海大學;2012年
7 白文;關中唐代佛教造像的圖像志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07年
8 陳文杰;早期漢譯佛典語言研究[D];四川大學;2000年
9 吳葒;北周石窟造像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10 趙曉星;吐蕃統(tǒng)治敦煌時期的密教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月;《菩薩凝視的島嶼》中的創(chuàng)傷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王峰;唐代莫高窟菩薩開相研究[D];江南大學;2012年
3 王歡鴿;多元文化視野下的狂歡與對話[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春梅;敦煌本受戒文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5 徐胭胭;瓔珞[D];北京服裝學院;2012年
6 汪凱;論后殖民主義因素在邁克爾·翁達杰小說中的體現(xiàn)[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7 王培;改編還是重寫[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5年
8 韓瀟銳;西夏文《大寶積經(jīng)·普明菩薩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9 吳蓓;邁克爾·翁達杰小說《英國病人》中的民族主義及其超越[D];浙江大學;2008年
10 劉變琴;論下華嚴寺菩薩彩塑藝術[D];山西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1297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129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