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與“有”——評《綠衣騎士》中主人公對佛教理想人生的追求
本文選題:艾麗斯·默多克 + 《綠衣騎士》 ; 參考:《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摘要】:英國作家艾麗斯·默多克深受佛教哲學思想的影響。在《綠衣騎士》中,她以主人公彼得的復仇事件為中心,展示了人們在倫理道德失衡的狀態(tài)下所呈現的意識傾向和人生選擇,將讀者引入到一個重塑道德準則的向善天地。以佛教"空"觀理念為依據,沿著小說主人公彼得的思想和行為的轉變這一主線展開分析,我們看到,默多克試圖打破偽佛教徒彼得的二元對立善惡觀,探討構建人類倫理道德世界中的一種生存模式,從而進入佛教中"空"、"有"統(tǒng)一的境界。這對于我們充分認識默多克作品中的佛教思想,更加深刻理解其作品的現實意義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Abstract]:English writer Alice Murdoch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Buddhist philosophy. In Green Knight, she centers on Peter's revenge event, which shows the tendency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choice of life in the state of imbalanced ethics, and introduces readers to a good world of remolding moral norm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mpty" of Buddhism and the main lin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ter's thought and behavior, we can see that Murdoch tries to break the binary view of good and evil of the pseudo-Buddhist Peter. This paper probes into a mode of existence in constructing the world of human ethics and morality, thus entering the realm of "emptiness" and "existence" in Buddhism. This is a beneficial attempt for u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Buddhist thoughts in Murdoch's works and to underst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his works.
【作者單位】: 江蘇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江蘇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項目編號:09XWB0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561.0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貽社,李秋麗;論僧肇“空”的視野下的宇宙人生[J];齊魯學刊;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徐春根;;論莊子的衛(wèi)生觀[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偉;僧肇“無知”與“般若”關系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曉威;;“生”之渴望與“無”的審美意象——《抒情歌》、《雪國》等“空無美”的佛教思想[J];棗莊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鄭燕虹;;論《摩利支子情詩》中的佛教含義[J];當代外國文學;2007年03期
3 陳多友;譚冰;;試論川端康成初期文學中的佛教思想[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0年02期
4 馬彥;;《源氏物語》的佛教思想與語言表達[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喬艷麗;;T.S.艾略特與東方宗教思想——透視《荒原》與《四個四重奏》中的印度教與佛教思想[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張一方;;托爾斯泰的人生經歷與對死亡的深刻描述和感悟——紀念托爾斯泰逝世100周年[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7 楊旗;;靈與肉的沖突:杰克·凱魯亞克的佛教思想分析[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8 桑鳳平;高春璐;;中日古典文學作品中無常思想的差異[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9 周韜;;論佛教思想對平安朝“物哀”精神的影響——以《源氏物語》為例看從“真·誠”到“物哀”的衍化[J];名作欣賞;2010年30期
10 孫英;張軍;;從芥川龍之介作品的登場人物看人性——以《杜子春》和《羅生門》為例[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姚阿玲;;現實與非現實——中日男同性戀作品的比較[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葛兆光;隔岸觀瀾[N];東方早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金振杰;東方傳統(tǒng)思想與朝鮮古時調的關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2 洪娜;超越文化相對主義—加里·斯奈德的文化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丁國旗;中國隱逸文學之日本接受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臻園;宮澤賢治文學中的佛教影響[D];黑龍江大學;2013年
2 趙燕;從“自我”到“他性”[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金e,
本文編號:21019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10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