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論傅蘭雅之“求著時新小說”

發(fā)布時間:2018-05-10 12:58

  本文選題:傅蘭雅 + 時新小說; 參考:《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摘要】:英國傳教士傅蘭雅的"求著時新小說"活動在近代小說研究中一直得到較高的評價。通過對傅蘭雅有關征文活動的文字以及應征來稿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這次活動具有較濃厚的宗教色彩,應征者多為教徒,應征稿多非小說,它對近代小說的發(fā)展并未產(chǎn)生什么影響,與后來的"新小說"也并無關聯(lián)。但這批資料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由此可從一個方面了解外國傳教士的思想和活動、各地教會組織的運轉、教徒們的心態(tài)、社會中下層人們對國家現(xiàn)狀與前途的思索,以及他們對文學的理解等等。
[Abstract]:Fu Lanya, a British missionary, has always been highly appraised in the study of modern nove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u Lanya's writing about the activities of the essay and the draft of the draft, we can find that this activity has a strong religious color, and the candidates are mostly believers, and most of the applicants are not novels. It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novels, and has no relation with the later novel. However, this batch of materials has a high literature value.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we can understand the thoughts and activities of foreign missionaries, the operation of local church organizations, the mentality of believers, and the thinking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strata of society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and so on.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I561.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健;;論翻譯在泰國文學發(fā)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近代文學為中心[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2 劉小榮;劉偉;;中日在日本近現(xiàn)代文學史整體稱謂上的差異及探析[J];大家;2010年23期

3 劉安武;印度印地語文學介紹[J];國外文學;1986年Z1期

4 林亞光;文化沖突、文化心理和西方文化心理(續(xù))——從文化視角看西方近代文學[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0年01期

5 歐明俊;亟待開掘的文學寶藏——近代域外游記述論[J];中文自學指導;2005年04期

6 劉綠宇;;中西近代文學中的尚俗情結比較[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11期

7 劉小榮;劉偉;;日本近現(xiàn)代文學史的年代再劃分問題探析[J];作家;2010年24期

8 譚晶華;吉田精一著作集出齊[J];譯林;1982年02期

9 李健;泰國近代文學的起因與發(fā)展[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10 許桂亭;漫議西方近代文學對“荒原”的描繪[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琢;;日本當代文學述評[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符夏鷺;;有島武郎與惠特曼[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3 劉曉冷;;日本近代文學與西方文化[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版編輯邋本報記者 姜小玲 林環(huán) 梁建剛 實習生 章晟 夏俊 孫佳華;浦江,中韓詩歌朗朗[N];解放日報;2007年

2 黃軼;蘇曼殊與《拜倫詩選》[N];文藝報;2006年

3 本報駐安卡拉記者站 孫曉敏 李玉東;發(fā)現(xiàn)表達文化沖突與交融的新符號[N];光明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關冰冰;日本近代文學的性質(zhì)及成立[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2 金洪大;中、韓近代文學及文藝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丁世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現(xiàn)代中國(1919-1949)[D];山東大學;2006年

4 泊功;日本式的東方學話語—近代日本漢學與中國游記[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炳范;戰(zhàn)后日本文學的戰(zhàn)爭與和平觀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6 宗先鴻;盧梭與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趙楊;中韓近代新小說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8 張昕宇;從“日本”的歷史文脈中閱讀村上春樹[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9 盧茂君;井上靖的中國題材歷史小說探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王璐;谷崎潤一郎與中國[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麗;論“戰(zhàn)后派”文學的實驗性[D];吉林大學;2004年

2 張瑜;橫光利一的新感覺和創(chuàng)作[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3 吳懿;談談j 口一葉的《里紫》[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4 鐘響;從《破戒》看藤村的生存意識[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5 武鵬;論二葉亭四迷文學中的時代和自我的表現(xiàn)[D];山東大學;2009年

6 譚仁岸;從評論看有島武郎的后期思想[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7年

7 田豐;《挪威森林》中的直子世界[D];北京外國語大學;2008年

8 董麗麗;《S·卡爾瑪氏的犯罪》中人的“存在”的探求[D];吉林大學;2008年

9 周美童;試論《笨拙的天使》的主題[D];吉林大學;2009年

10 于海鵬;突破人生的自我解放意識[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186939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86939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897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