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學對神性與自然的傾聽——伽達默爾解讀歌德和荷爾德林
本文選題:伽達默爾 + 歌德。 參考:《德國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哲學家對詩學作品的情有獨鐘,在于詩人對更高的存在具有極其敏銳的傾聽和感悟能力。伽達默爾的哲學詮釋學旨在彰顯詩學的"模仿"特征,強調詩人的寫作并非主體性自由想象,而是詩人對至高無上的存在的順從傾聽,是詩人對所傾聽到的聲音的記錄。無論著重傾聽神性,如荷爾德林,或是意在傾聽自然,如詩人歌德,他們傾聽到的或是同一個東西,只是用不同的話語方式表述出來。他們的共性在于,感應在人之上那個更高的存在,并將人置于這個更高存在之下;這個存在并非邏輯推理或概念演繹能夠抵達,只有感應和體驗才能領悟和理解。
[Abstract]:Philosophers' love for poetics lies in their keen ability to listen and understand higher existence.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ims to show the "imit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oetics, emphasizing that the poet's writing is not subjective and free imagination, but the poet's obedient listening to the supreme being, which is the poet's record of the sound he hears. Whether they listen to divinity, such as Holdrin, or to nature, such as the poet Goethe, they listen to the same thing, but in different words. What they have in common is that they feel the higher being above man and place him under this higher being; this being is not a logical reasoning or conceptual deduction that can be reached, only sense and experience can be understood and understood.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德語系;
【基金】:同濟大學促進對德學術交流基金項目“我們如何理解詩學——伽達默爾詮釋學之詮釋”(項目編號:daz1102ky06)的成果
【分類號】:I516.07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予超,張家合;《文心雕龍·章句》的虛詞觀及其影響[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2 裴新平,潘祥輝;今本《南齊書》幾例點讀問題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3 馮莉;;漢晉諸子“論”體考述——以《文心雕龍·論說》為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李永賢;;論廖燕“憤氣說”的內涵及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5 張振龍;;建安文人用典的創(chuàng)新特征[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6 束莉;;漢晉文化思潮演進中的譙郡夏侯氏家族[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盧東兵;;《文心雕龍·史傳》的史學成就[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8 方兵;;史蘊詩文之心——錢鐘書《左傳》研究發(fā)凡[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9 賈名黨;;柳宗元與劉禹錫接受屈賦管窺[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10 陶禮天;《出三藏記集》與《文心雕龍》新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紅;;覺醒和重生——簡析荷爾德林的箴言頌詩《致偉大詩人》[J];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2 飛白;;語言之屋和望星空——詩海游蹤之一[J];名作欣賞;2010年25期
3 李曉雯;;試析歌德與《浮士德》中神魔沖突之關系[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S1期
4 溫朝霞;;“傷悲的歡樂”之歌——荷爾德林的詩歌《還鄉(xiāng)——致親人》闡釋[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8年03期
5 溫朝霞;;“運思”:通往荷爾德林的“詩思”之路——海德格爾對荷爾德林之詩的“闡釋”[J];學術交流;2008年08期
6 洪穎;;返鄉(xiāng)者的困惑——荷爾德林詩《返鄉(xiāng)—致親人》的解讀[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6期
7 史風華;;荷爾德林詩歌之“自然的復魅”[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8 李蓉;;“以夢為馬”——試析海子詩歌神性因素對崇低詩歌的啟示[J];作家;2010年14期
9 趙蕾蓮;;論荷爾德林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J];德國研究;2010年02期
10 洪燭;;一代人的文學偶像(三則)——向大師致敬[J];山西文學;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尚武;;伽達默爾和哈貝馬斯的詮釋學普遍性探析[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2 張能為;;伽達默爾與形而上學問題[A];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紀念“蕪湖會議”暨“兩學會”成立30周年論文集[C];2008年
3 楊春時;;中西主體間性美學的互補:審美同情說與審美理解說[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楊燕;;伽達默爾“游戲說”的人文價值[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王淑花;;伽達默爾的詮釋學與古典著作解讀的批判[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6 王俊;;超越詮釋學與意識形態(tài)之爭的哲學嘗試——利科對詮釋學與意識形態(tài)之爭的批判研究[A];法國哲學的現代與未來全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7 何巧華;;讓心靈詩意的棲居在習作中[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寫作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葉遠厚;;電影的儀式價值與和諧社會[A];和諧·創(chuàng)新·發(fā)展——首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7年
9 何華;;解讀伽達默爾解釋學中的語言轉向[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10 李安樂;;文化研究視域下的精神圖式關懷——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藝術的個案研究[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楊;歌德學院舉辦活動慶祝該院成立20周年[N];文藝報;2008年
2 李霞;戀愛中的歌德[N];文藝報;2010年
3 安尼(書評人);中國人如何理解歌德?[N];中國圖書商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王胡;米奇尼克獲授歌德獎章[N];中華讀書報;2011年
5 本報特派記者 王坤寧 朱俠;“孔子”與“歌德”的對話[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6 朱必圣(書評人);天上的荷爾德林:他的思想里沒有黑暗[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7 山東省棗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李文;歌德寫到的一段法院史[N];人民法院報;2011年
8 芮虎;談林克的荷爾德林譯作[N];中華讀書報;2011年
9 余匡復;聽伽達默爾演講[N];中華讀書報;2002年
10 白謙慎;劉皓明談荷爾德林[N];東方早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靜;歌德藝術觀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石文穎;簡單社會神性觀念及其文藝理論意義[D];南開大學;2012年
3 施銳;德意志“希臘想象”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4 張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王戰(zhàn);西方造型藝術高峰的哲學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朱怡芳;中國玉石文化傳統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7 胡傳順;伽達默爾倫理學的釋義學意義探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邱桂香;博弈中的靈魂[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9 趙懷俊;走向神壇之路[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10 李旭;從審美假象到神圣真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紅;伽達默爾實踐哲學視角下歌德語言的自然性[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于彥超;伽達默爾解釋學解釋有效性批判[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3 金若凡;論荷爾德林的新神話及基督形象[D];河北大學;2010年
4 李秀青;“詩”與“思”——海德格對荷爾德林詩的闡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建鋒;《荷爾德林詩的闡釋》與德意志民族歷史性此在的奠基[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6 楊帆;翻譯研究中的哲學詮釋[D];廣西大學;2007年
7 常春雨;伽達默爾解釋學的實踐哲學轉向[D];山西大學;2007年
8 韓慧彬;走在理解途中[D];廈門大學;2007年
9 馬秀春;哲學詮釋學視域下教育觀的重新審視[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10 杜春峰;伽達默爾的法律解釋學思想[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8327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83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