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馬佐夫兄弟》的精神“群空間”
本文選題:《卡拉馬佐夫兄弟》 + 形象體系; 參考:《俄羅斯文藝》2014年04期
【摘要】:《卡拉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創(chuàng)作的頂峰。它的眾多人物形象統(tǒng)合為一個完整的形象體系,仿佛是網(wǎng)絡(luò)QQ群中的群空間一般,為作家勾畫人的精神歷史而服務(wù)。聚現(xiàn)著人物精神的群空間既呈現(xiàn)出塵世靈魂的深處光影,又指向精神境界的遠方彼岸,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烏托邦歷史觀與文學想象的完美交融。
[Abstract]:The Brothers Karamazov is the peak of Dostoevsky's novel creation.Its numerous characters are integrated into a complete image system, as if it is the group space in the network QQ group, serving for the writer to sketch the spiritual history of people.The group space which gathers the spirit of characters not only presents the deep light and shadow of the earthly soul, but also points to the far shore of the spiritual realm, which is the perfect blend of Dostoevsky's Utopian historical view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2014年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的空間書寫”(項目編號:AHSKQ2014D100)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I512.074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人物”及其現(xiàn)代性[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2 陳玉清;;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的懲罰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3期
3 鄭偉紅;;論果戈理的宗教思想[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楊翠紅;;中世紀修道院與俄羅斯文化[J];北方論叢;2011年04期
5 李平;;俄羅斯的魔鬼——伊萬·卡拉馬佐夫[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6 柯英;;《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精神疾患的隱喻[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年03期
7 周來順;;傳統(tǒng)倫理學的批判與建構(gòu)——別爾嘉耶夫的“創(chuàng)造倫理學”思想研究[J];道德與文明;2010年05期
8 錢善剛;;中國語境下的本體論[J];東方叢刊;2008年02期
9 斯洪橋;;試析布倫塔諾在意識領(lǐng)域區(qū)分心理現(xiàn)象與物理現(xiàn)象及其意義[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10 楊志文;;經(jīng)世致用的哲學思想[J];大眾文藝;201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倪霞;;論《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的多義性敘述[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2 崔雪瑩;;《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的父子身份認同[J];文學教育(下);2012年03期
3 傅星寰;《卡拉馬佐夫兄弟》奏鳴曲式結(jié)構(gòu)初探[J];俄羅斯文藝;2000年03期
4 盧群;“一粒麥子”的哲學——析《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的復(fù)活主題[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5 李拜石;;于人性之中體現(xiàn)的神圣性——《卡拉馬佐夫兄弟》初論[J];固原師專學報;2006年04期
6 王洪琛;;《卡拉馬佐夫兄弟》:在理性與信仰之間[J];外語教學;2008年06期
7 王曉明;;《卡拉馬佐夫兄弟》:巨大靈魂的戰(zhàn)栗[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年02期
8 王俊;;《卡拉馬佐夫兄弟》與未完成性理論[J];文學教育(上);2009年01期
9 張變革;;卡拉馬佐夫兄弟:贊成與反對的話語激情[J];俄羅斯文藝;2009年02期
10 李平;;俄羅斯的魔鬼——伊萬·卡拉馬佐夫[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邵鐵峰;;自由與愛:對《卡拉馬佐夫兄弟》的解讀[A];基督教思想評論第十輯[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盧懷謙;卡拉馬祖:老工業(yè)基地換“新顏”[N];中國證券報;2006年
2 何洪澤;卡拉馬祖市保持活力之道[N];人民日報;2006年
3 盧懷謙;對大學生來說,為何美國小城卡拉馬祖更有魅力?[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4 記者 張平陽 實習生 劉超;西安與希臘卡拉馬塔市結(jié)為友好城市[N];西安日報;2009年
5 劉意;亞冠聯(lián)賽呈現(xiàn)混戰(zhàn)局面[N];中國體育報;2006年
6 馮武勇;不滿美印核能合作,巴也要同等待遇[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7 ;徐翔:讀書就是生活本身[N];中國教育報;2008年
8 ;西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關(guān)于西安市與希臘卡拉馬塔市建立友好城市關(guān)系的決議[N];西安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曉光;《卡拉馬佐夫兄弟》的隱喻性[D];四川大學;2007年
2 秦麗英;《卡拉馬佐夫兄弟》的弒父主題[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勁;論《卡拉馬佐夫兄弟》的道德主題和宗教意識[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武珊珊;從《卡拉馬佐夫兄弟》看陀氏的神性烏托邦思想[D];安徽大學;2012年
5 黃漫;從《卡拉馬佐夫兄弟》人物形象及關(guān)系看陀氏宗教情緒[D];云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669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76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