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期的世界文學
本文選題:世界文學 切入點:諾貝爾文學獎 出處:《揚子江評論》2014年06期
【摘要】:正因為諾貝爾文學獎在全世界引起的注意,也因為這個獎的特殊地位,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作家已經(jīng)被人看作一種現(xiàn)代寫作國際標準的構成。今天,世界各地都有學者成為該獎提名候選人,而每年的獲獎作家的宣布,在任何對文學有興趣的地方也會引起評價和爭論。這是否可以看作一種文學趣味全球化的證明?也是一種超越了民族文學的"世界文學"逐步形成的證明?我們將會看到,這件
[Abstract]: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attention of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the world, and because of its special status, that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composi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modern writing. Schola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been nominated for the prize, and the annual announcement by the award-winning writers has given rise to criticism and controversy wherever there is an interest in literature. Can this be seen as proof of the globalization of literary tastes? Is it also a proof of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world literature" that transcends national literature? We're going to see this.
【作者單位】: 瑞典學院;
【分類號】:I10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全金;網(wǎng)絡時代的世界文學[J];中國比較文學;2002年01期
2 阿爾曼多·尼希,王林,石川;全球文學和今日世界文學[J];中國比較文學;2002年02期
3 常務;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研討會[J];國外文學;2002年02期
4 鐘翔;這里有“真知灼見”——讀《世界文學真髓》[J];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04期
5 ;世界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2年01期
6 ;世界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2年05期
7 李滟波;全球化語境下的“世界文學”新解——評介大衛(wèi)·達姆羅什著《什么是世界文學》[J];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04期
8 ;世界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5年19期
9 ;世界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5年20期
10 何林濤;;在世界文學大花園中漫步[J];出版廣角;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李思孝;;馬克思“世界文學”的現(xiàn)實意義[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王寧;;“世界文學”:從烏托邦想象到審美現(xiàn)實[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年刊(2010年卷)——文學理論前沿問題研究[C];2010年
3 田文信;;馬克思主義與世界文學[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魏善浩;;20世紀世界文學神話回歸現(xiàn)象論綱[A];走向21世紀的探索——回顧·思考·展望[C];1999年
5 王寧;;世界主義、世界文學以及中國文學的世界性[A];中國夢: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6 戈寶權;;談茅盾對世界文學所作出的重大貢獻[A];茅盾研究(第二輯)[C];1984年
7 李正文;;茅盾佚簡五封的發(fā)現(xiàn)及其他[A];茅盾研究(第七輯)[C];1999年
8 侯洪;;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視野下的中國出版——新時期文學及社科類期刊出版的話語分析[A];東方叢刊(2000第4輯 總第三十四輯)[C];2000年
9 王本朝;;中國的“哈姆雷特”:過渡時代的郭沫若及其矛盾處境[A];中國社會科學論壇文集——郭沫若與文化中國[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構;“世界文學在花園”讓讀者走近經(jīng)典[N];文藝報;2007年
2 記者 王玉;用開闊的眼光審視世界文學[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3 陳眾議;世界文學:民族文化的染色體[N];文藝報;2011年
4 王寧;重建世界文學的中國版本[N];中華讀書報;2011年
5 余中先 黑豐;《世界文學》:為中國文壇引來“天火”的雜志[N];文藝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任成琦;林語堂故里要建“世界文學小鎮(zhèn)”[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
7 南京師范大學 高遠;翻譯有道的世界文學百年經(jīng)典[N];中國教育報;2012年
8 《世界文學》主編、翻譯家 余中先;異域題材:世界文學的一道風景[N];深圳特區(qū)報;2012年
9 比利時 賽奧·達恩 楊肖 譯;消沉與興起:世界文學在揚棄中發(fā)展[N];社會科學報;2013年
10 蘇州大學文學院 蘇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任 季進 教授;以平常心態(tài)面對世界文學共同體中的不同他者[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盧玉玲;文學翻譯與世界文學地圖的重塑[D];復旦大學;2007年
2 吳嵐;“世界文學”視域下的中日現(xiàn)代文學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閻冰;世界文學交響中的本土聲音[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2 陳伊;歸來的陌生人[D];復旦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838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68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