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克—“邊緣人”形象解讀
本文關(guān)鍵詞:迪克—“邊緣人”形象解讀 出處:《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xué)位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迪克 邊緣人 雙重矛盾 孤獨反思 超越
【摘要】:提到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我們會記起美國的“爵士樂時代”。他的作品中總是酒食征逐、到處響著銅錢的聲音,而他的主人公又往往有著赤子之心。所以他被稱“作為一個小說家,他比其他同行更受到那種金錢與愛情相互起作用帶來的痛苦的煎熬”。 《夜色溫柔》作為菲茨杰拉德一部花費9年時間精心創(chuàng)作的作品,凝結(jié)了作者對于夢想、金錢、愛情的深切思考。透過主人公迪克,我看到菲茨杰拉德為我們發(fā)現(xiàn)的一條人生之路。當(dāng)命運將你置于邊緣人的位置,經(jīng)歷邊緣人的人生旅程,也許你也會走上一條“天光曲徑”的邊緣人之路。仰望那習(xí)習(xí)微風(fēng)中的一道天光,明知道腳下是斑駁的曲徑,只能選擇繼續(xù)前行。本文從三個部分對迪克的“邊緣人”形象進(jìn)行解讀。首先從邊緣人理論出發(fā)論述了迪克的邊緣人身份。接著解讀了迪克的邊緣人生存狀態(tài)。雙重矛盾成了他的精神困境,孤獨反思便成了他自處自省的生存方式。面對如此的邊緣人生,迪克的出路不是“同化”、“平衡”、“回歸”,而是選擇了“超越”通過走第三條道路即做自己的方式來克服邊緣人所面臨的邊緣狀態(tài)!疤旃馇鷱健北愠闪说峡霜毺氐娜松贰
[Abstract]:As a novelist , he was referred to as " a novelist , who was more exposed to the suffering caus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money and love , " he said . This paper interprets Dick ' s " edge man " image from the edge person theory . The way out of Dick is not " assimilation " , " balance " and " regression " . Instead , it chooses " beyond " to overcome the edge state of the edge person by taking the third road .
【學(xué)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建春;;人性的壓抑和扭曲——《夜色溫柔》主人公性格剖析[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08年11期
2 毛佳;;《夜色溫柔》主人公迪克新解讀——一個在美國夢中覺醒的存在主義英雄[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0年05期
3 林攀;;《夜色溫柔》中迪克的圣經(jīng)原型[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1年01期
4 何小香;袁媛;;菲茨杰拉德與勞倫斯的現(xiàn)代女性比較研究[J];重慶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9年03期
5 吳莉;;爵士時代的精神崩潰——評《夜色溫柔》中迪克的悲劇命運[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xué)院學(xué)報;2009年02期
6 汪明珠;;悲劇的人生選擇——《夜色溫柔》中迪克形象的精神分析解讀[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01期
7 梁中賢;;伊麗莎白·喬利小說的邊緣意識[J];當(dāng)代外國文學(xué);2009年04期
8 楊紹梁;;從原型批評視角解讀《夜色溫柔》中的人物形象[J];當(dāng)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12期
9 何峰;邊緣化的冷眼旁觀與后現(xiàn)代的思維向度——魯迅與卡夫卡[J];外國文學(xué);2003年04期
10 劉先珍;這里的夜色不溫柔──評菲茲杰拉德的《夜色溫柔》[J];外國文學(xué);1996年05期
本文編號:13918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39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