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貝克弒兄故事與圣經(jīng)隱喻
發(fā)布時間:2017-11-27 13:17
本文關鍵詞:斯坦貝克弒兄故事與圣經(jīng)隱喻
【摘要】:在人類的倫理禁忌中,兄弟背叛與弒殺是一種比亂倫更古老、更厲害的倫理罪行,它的社會表現(xiàn)形式就是國家和種族內(nèi)部的戰(zhàn)爭。斯坦貝克在其一生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始終關注人類歷史中永恒存在的兄弟背叛與弒殺行為。他認為,人類幾千年的兄弟背叛與弒殺,根源于人類倫理本性中的二元性對立:即個體性與群體性、自我之愛與自我之恨、善良與邪惡。根除兄弟背叛與弒殺的終極途徑不是暴力手段,而是理性的倫理選擇,那就是理性意志與和解。
【作者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I712.06
【正文快照】: 聶珍釗先生認為:“文學倫理學批評從本質(zhì)上闡釋文學的倫理特性,從倫理的視角解釋文學中描寫的不同生活現(xiàn)象及其存在的道德原因,并對其做出價值判斷,因此,倫理、亂倫、倫理禁忌、倫理蒙昧、倫理意識、倫理環(huán)境、倫理身份、倫理選擇等等,都是文學倫理學批評的核心術(shù)語”(“文學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倫理選擇與斯芬克斯因子[J];外國文學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巖;;傾斜的道德天平——布勒特·哈特短篇小說中自然主義探析[J];長城;2012年10期
2 尚必武;;《甜牙》——“原諒”的倫理與情感[J];當代外國文學;2013年04期
3 劉悅;;《沉默的羔羊》中的原型隱喻[J];電影文學;2014年13期
4 馮溢;劉卓;;后現(xiàn)代倫理道德的寓言——《路》的文學倫理學解讀[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5 何穎;;迷失與回歸——《沙堡》中“婚外情”的倫理解讀[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6 趙謙;;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的矛盾哲學[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7 劉春梅;;心理之城 人倫回歸——《麥克白》的倫理選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5年01期
8 劉家Y,
本文編號:12319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231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