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沈從文、哈代故鄉(xiāng)情結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1 19:09
本文關鍵詞:魯迅、沈從文、哈代故鄉(xiāng)情結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魯迅 沈從文 哈代 故鄉(xiāng)情結 精神家園 構建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作家因個人的風格和心理因素,在其文學創(chuàng)作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創(chuàng)造出的源于現實甚至是高于現實的客觀環(huán)境所構成的人文風貌,包括環(huán)境描寫所表現出來的故鄉(xiāng)情結及其獨特意蘊。主要研究對象集中在魯迅,沈從文和托馬斯·哈代這三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上。有關于魯迅筆下“魯鎮(zhèn)”的分析,著重分析“魯鎮(zhèn)”在作家的精神世界里的變遷,從兒時的單純質樸,到長大后的世故涼薄。表達出作者對于現實的批判和痛恨。沈從文筆下的環(huán)境描寫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沈氏行文所特有的“湘西世界”的精神特色上!跋嫖魇澜纭钡娜宋娘L貌是淳樸而又簡單的,“湘西世界”某種程度上也是沈從文刻意創(chuàng)造出來的伊甸園,美好,但是也難以抵擋人們的原罪。作者在這里主要表達的是精神家園的純凈及對于純凈被玷污的擔憂和憂傷。而關于托馬斯·哈代筆下的環(huán)境研究重點著眼于哈代的作品《還鄉(xiāng)》中的“荒原”,那里人們賴以生存的荒原上的風土人情以及荒原在作品中的意義。“還鄉(xiāng)”主題所突出的故土正是荒原,而荒原最終又成為每一個人物都想逃離的地方,著重分析這種矛盾的存在和荒原的獨特意義,表達出作者的自然主義觀點。本文在分析了作家的環(huán)境描寫之后,本文得出的結論為:文學作品中的環(huán)境包括的因素并非只有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那么簡單,,還包括一定條件下作者刻意表現的一種風土人情,自然風貌和人情世故等。作家對于作品中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和描寫都是有一定主觀性的,或者說,作品中的環(huán)境由于作家的主觀因素,都帶有一定的指向性和暗示作用,甚至是一種帶有作者強烈感情的情結表達。從而為作品的藝術性增加效果。
【關鍵詞】:魯迅 沈從文 哈代 故鄉(xiāng)情結 精神家園 構建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106-0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緒論9-12
- 第一章 魯迅筆下的美好與涼薄12-22
- 第一節(jié) 魯迅眼中的“朝花”12-17
- 第二節(jié) 回歸故鄉(xiāng)的吶喊和彷徨17-22
- 第二章 沈從文和他的“湘西世界”22-34
- 第一節(jié) 從“鄉(xiāng)下人”到“城里人”22-27
- 第二節(jié) 邊城的純凈與傷27-34
- 第三章 哈代和他的“愛頓荒原”34-42
- 第一節(jié) 哈代的“威塞克斯”及其對環(huán)境描寫的獨到見解34-36
- 第二節(jié) 《還鄉(xiāng)》中的愛頓荒原36-42
- 第四章 三位作家的環(huán)境描寫特色及對精神家園的創(chuàng)造42-48
- 第一節(jié) 魯迅筆下“故鄉(xiāng)”的營造和獨特精神意義42-45
- 第二節(jié) 沈從文對于邊城的眷戀與憂傷氛圍的營造45-47
- 第三節(jié) 哈代筆下的“愛頓荒原”對于精神家園和自然的統(tǒng)一47-48
- 結語48-52
- 參考文獻52-54
- 致謝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龍;論沈從文湘西題材創(chuàng)作的情感形態(tài)[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Z1期
本文編號:11281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12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