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托爾斯泰小說的心理描寫藝術
本文關鍵詞:論托爾斯泰小說的心理描寫藝術
【摘要】:托爾斯泰的文學成績代表著俄國文學的一個新高度,他以精湛絕倫的藝術技巧描繪了一幅真實的俄國社會百態(tài)圖,但是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他在現(xiàn)實主義心理描寫方面所達到的成就。在托爾斯泰獨到的視角和驚人的才能下,神秘的心理世界被他形象真切、藝術詩化般的加以呈現(xiàn)出來。本文從三個方面入手,對托爾斯泰小說的心理描寫藝術進行了簡要的論述和分析,以期對全面認識托爾斯泰有所借鑒。
【作者單位】: 西安石油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托爾斯泰 心理描寫 特征 分析
【分類號】:I512.074
【正文快照】: 托爾斯泰小說中的心理描寫,就如同一面鏡子,將人物神秘復雜心理活動,微妙動態(tài)的思想感情,以及彼此的發(fā)展軌跡進行真實折射和再現(xiàn)。這不僅使其塑造的文學形象血肉飽滿、生動形象,而且極大地加強了語言再現(xiàn)心理世界的可行性,為人類文學積累了極為珍貴的文學藝術經驗,所以,加強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相靜;關于《安娜·卡列尼娜》的心理描寫[J];大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劉衛(wèi)平,李云凱;淺評托爾斯泰的心理分析[J];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吳文紅;溫愛華;;匠心獨運的結構藝術——《安娜·卡列尼娜》藝術特色管窺[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年11期
4 曾崗;論《安娜·卡列尼娜》心理描寫的節(jié)奏[J];零陵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4期
5 王靈玲;《安娜·卡列尼娜》小說創(chuàng)作的藝術魅力[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6 賀天忠,唐明生;《安娜·卡列尼娜》的藝術結構探論[J];襄樊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7 唐大建;“心靈的辯證法”:托爾斯泰的心理描寫藝術[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滕小艷;;安娜藝術形象的魅力——經典重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2 郭爽;;從譯者性別角度對比《安娜·卡列尼娜》兩版譯本[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年01期
3 黃瑩瑩;;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及思想意義的探討[J];民營科技;2012年01期
4 常冬梅;;從《羊脂球》談莫泊桑的批判寫作手法[J];芒種;2014年10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蔣連杰;托爾斯泰作品中的“心靈辯證法”[J];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
2 陸曉光;“心靈彲證法”與托爾斯泰的“自我分析”[J];文藝理論研究;1982年04期
3 楊思聰;論托爾斯泰長篇小說的史詩式結構和心理描寫藝術[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蕭珞;;細膩描繪 心理逼真——心理描寫技巧升格示范[J];寫作;2012年Z4期
2 王兆勝;;入目三分的心理描寫——讀王安芳的《什么?不是!》[J];寫作;1999年04期
3 郭華強;;《洞析人物的心靈世界》教學案例[J];新課程(教研版);2009年12期
4 紀立功;;《小狗莎莎》的情節(jié)人物及心理描寫[J];滿族文學;2010年01期
5 姚小香;馮汝漢;;談談《在沙漠中心》的心理描寫[J];語文天地;2010年16期
6 朱俊豪;;于無聲處聽“心雷”——談談心理描寫[J];語文世界(中學生之窗);2010年12期
7 郭雪六;;略談心理描寫[J];寧夏文藝;1961年11期
8 李印堂;;成功的心理描寫[J];山花;1979年05期
9 葉渠梁;;《阿Q正傳》心理描寫三題[J];語文教學與研究;1992年09期
10 孟祥榮;在心理描寫中見出的人物性格——說小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J];名作欣賞;200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聰文;;比較分析列夫·托爾斯泰、茅盾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心理描寫[A];茅盾研究(第四輯)[C];1990年
2 周健自;;中國意識流的東方氣派——略論《紅樓夢》的心理描寫[A];紅樓縱橫談——2012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第二十二分會場暨貴州省《紅樓夢》研究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3 黎舟;;茅盾小說的心理描寫及其與中外文學的關系[A];茅盾研究(第四輯)[C];1990年
4 葉志衡;;《詩經》“女求士”詩的表現(xiàn)手法[A];詩經研究叢刊(第八輯)[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學朝;談心理描寫[N];云南經濟日報;2001年
2 何鎮(zhèn)邦;心理描寫的藝術魅力[N];文藝報;2000年
3 冉淮舟;從《歸夢》看海外華人的生存艱辛[N];中國文化報;2010年
4 廖紅球;形與韻[N];文藝報;2010年
5 陸木夫;研究文學描寫的藝術奧妙[N];文藝報;2000年
6 黃偉林;如何維護我們的心靈世界[N];文藝報;2011年
7 蘇抱琴;命運暗角的書寫者[N];文學報;2014年
8 劉川鄂;王小木:底層描寫與心理深度[N];文藝報;2014年
9 書評人 姜昆陽;把孩子帶入歷史長廊[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10 周tD璞;交付你的真誠[N];文藝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公保南杰;才讓東主小說的人物心理描寫方法及其特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2年
2 方新月;試論文學作品中間接心理描寫的翻譯[D];吉林大學;2014年
3 張蕾;明清至20世紀四十年代長篇白話小說中人物心理描寫的演進軌跡初探[D];復旦大學;2008年
4 夏曼麗;論中國古代小說獨特的心理描寫藝術[D];南京師范大學;2001年
5 黃廷富;論《金瓶梅》中西門慶形象的心理描寫[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高飛燕;《金瓶梅》人物心理描寫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7 倪晉波;《史記》的心靈世界及其藝術表現(xiàn)探微[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8 薛燕;契訶夫小說悲情女性形象及藝術表現(xiàn)分析[D];云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711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07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