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克思女性主義角度看《珍妮姑娘》中珍妮悲劇成因
發(fā)布時間:2017-10-15 15:12
本文關鍵詞:從馬克思女性主義角度看《珍妮姑娘》中珍妮悲劇成因
更多相關文章: 《珍妮姑娘》 西奧多·德萊塞 馬克思女性主義
【摘要】: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文學揭開了一個新時期,這是美國小說的黃金時代。這二十年間,美國文學界群星燦爛,異彩紛呈,文學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空前繁榮的景象。西奧多·德萊塞作為最亮眼的作家在當時的文學界異軍突起,馳騁文壇,獨領風騷。德萊賽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中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美國現(xiàn)代小說的偉大先驅。在美國文學史上,他最先對美國城市生活進行如實描寫,為美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艾倫·泰特把他同?思{、海明威并列為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僅有的三大小說家。 本文最首先梳理的是德萊賽和其代表作《珍妮姑娘》以及國內外評論界對其作品的研究現(xiàn)狀,并對本論文的大體結構,主要內容,理論基礎及其研究意義做了簡要介紹。本論文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女性主義,本文作者通過利用馬克思女性主義理論對小說進行文本分析,指出馬克思女性主義將對德萊賽的研究提供一個嶄新的閱讀視角,同時也強化了讀者對該理論的認識。德萊塞的《珍妮姑娘》為讀者講述一個悲劇性的故事,其主人公珍妮姑娘善良、可敬,同時又具備種種美德。生存的困境,沒有受過教育,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和父權文化的壓迫等錯綜復雜的原因造成了珍妮姑娘的悲劇。本文以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理論為基礎,,通過對《珍妮姑娘》進行文本分析,試圖得出以下結論: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和父權制社會里,珍妮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
【關鍵詞】:《珍妮姑娘》 西奧多·德萊塞 馬克思女性主義
【學位授予單位】:魯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712.074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7
- 摘要7-8
- Contents8-10
- Introduction10-18
- 0.1 Theodore Dreiser and Jennie Gerhardt10-12
- 0.2 Literature Review12-13
- 0.3 Theory of Marxist Feminism13-15
- 0.4 Outline15-16
- 0.5 Significance16-18
- Chapter One Oppression of Capitalist Economy and Class on Women18-29
- 1.1 Capitalist Invasion18-21
- 1.2 Jennie’s Economic and Class Status21-23
- 1.3 Capitalist Social Pressures on Jennie and Lester’s Love23-26
- 1.4 Social Inevitability of Jennie’s Tragedy26-29
- Chapter Two Oppression of Capitalist Morality and Ethic on Women29-35
- 2.1 Hypocritical Capitalist Moral Restraint29-30
- 2.2 Hypocritical Capitalist Ethical Repression30-33
- 2.3 Internalization of Capitalist Morality in Jennie33-35
- Chapter Three Jennie’s Feminist Thoughts and Patriarchal Oppression35-53
- 3.1 A Patriarchal Society35-43
- 3.1.1 Women’s Situation in Dreiser’s Age37-39
- 3.1.2 Influence of Jennie’s Feminist Thoughts39-40
- 3.1.3 Jennie’s Feminist “Virtue” of Flaccidness and Submissiveness40-43
- 3.2 Patriarchal Oppression on Jennie43-53
- 3.2.1 Jennie’s Father: Old Gerhardt44-46
- 3.2.2 Jennie’s First Lover: Senator Brander46-48
- 3.2.3 Jennie‘s Second Lover: Lester48-50
- 3.2.4 The Author Theodore Dreiser50-53
- Conclusion53-55
- References55-59
- Publications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林曉青;淺析嘉莉妹妹的兩次“轉折”[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2 王鋼華;嘉莉妹妹的欲望和驅動力[J];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03期
3 蔣道超;重讀德萊塞的《珍妮姑娘》[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年05期
4 李文星;從《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看德萊塞哲學思想的變遷[J];許昌師專學報;2000年03期
5 胡發(fā)貴;社會轉型時期道德作用的變遷[J];學海;2002年02期
6 魯靜;;德萊賽在《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義道德觀[J];新鄉(xiāng)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6期
7 陳娟;德萊塞的姐妹們──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J];語文世界;2000年06期
8 江悅;;《珍妮姑娘》的女性主義分析[J];語文學刊;2007年15期
9 王進;;父權規(guī)訓與男性想像:解讀康拉德小說《黑暗的心》[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本文編號:10378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03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