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泰戈爾的靜止戲劇
本文關鍵詞:論泰戈爾的靜止戲劇
【摘要】:靜止戲劇是泰戈爾象征主義戲劇中的一個重要現(xiàn)象,它源自劇作家的詩性情懷、戲劇的敘事方式以及獨特的敘事結構。泰戈爾靜止戲劇表現(xiàn)出的觀念性、抒情性淡化了戲劇的沖突,淡化了戲劇情節(jié),并直接影響著人物性格的塑造。泰戈爾重抒情、重片斷式的敘事結構,對戲劇幕次和場次的劃分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突破了西方傳統(tǒng)戲劇的敘事形態(tài),并按照劇作家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進行編排。
【作者單位】: 廣州大學;
【關鍵詞】: 泰戈爾 靜止戲劇 敘事結構
【分類號】:I351.073
【正文快照】: 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這是從亞里士多德到黑格爾以來西方傳統(tǒng)戲劇公認的藝術法則,然而印度戲劇家泰戈爾的一部分象征主義戲劇,如《春之循環(huán)》《郵局》《修道士》《齊德拉》等卻追求一種淡化戲劇沖突、淡化戲劇情節(jié)、淡化戲劇結構作用的藝術風格,這與西方傳統(tǒng)戲劇形成一種完全不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雪梅;;兒歌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對策探析[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2 連燕堂;;梁啟超對于國學研究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J];文學遺產;2009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義軍;論《雞鳴風雨》的敘事結構[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2 譚筱玲;論《十日談》的敘事結構[J];宜賓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3 趙章超;古代命相小說的敘事結構[J];學術研究;2003年12期
4 李燕;從敘事結構的多元化看第四代電影的創(chuàng)作追求與藝術價值[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蔡圣勤;;美國追尋主題電影的敘事結構分析[J];電影文學;2006年09期
6 羅曉梅;宋艷鵑;;淺論《逐愛的女人》中巧妙的敘事結構[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7 李立;;牛郎織女神話敘事結構的藝術轉換與文學表現(xiàn)——由漢代“牛郎織女”畫像石而引發(fā)的思考[J];古代文明;2007年01期
8 毛琦;;論電影中的環(huán)狀敘事結構特征[J];電影文學;2007年13期
9 陸紹陽;;拼圖式結構與懸疑效果——《好奇害死貓》的敘事結構分析[J];電影藝術;2007年01期
10 耿洪杰;;淺析電視劇《闖關東》的敘事結構特征[J];電影文學;2008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周嬋;;小學生不同年級段書面敘事結構差異研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十四輯)[C];2014年
2 孟祥榮;;石碣、太尉及其它——漫議《水滸傳》的敘事結構與主旨[A];水滸爭鳴(第十一輯)[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琢紫;《親愛》:圍繞母愛的多重元素敘事結構[N];中國電影報;2013年
2 運城日報社 孫勇;透視交織對應式敘事結構的新聞寫作手法[N];發(fā)展導報;2014年
3 宗合;當下影視劇遭遇的瓶頸[N];文匯報;2008年
4 記者 徐佳 實習生 崔潤芳;印度電影,不分娛樂性與政治性[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5 趙葆華;讓英雄主義更有穿透力[N];人民日報;2009年
6 商報記者 周曉;讓每個作品都抖出包袱[N];北京商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岳曉英;論中國電影的離合型敘事結構[D];復旦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林;故事本事的非線性敘事結構[D];山西師范大學;2014年
2 安敏;《史記》的敘事結構系統(tǒng)[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李昕欣;晚明至清初傳奇敘事結構的演變[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趙丹;《孔姬葩姬》型故事的敘事結構及民族特色的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2005年
5 劉陽春;[D];湖南大學;2002年
6 王露瑩;基于新媒體平臺電視二人轉的敘事結構和表現(xiàn)形式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7 馮興華;民間水滸傳說敘事結構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3年
8 楊航;羅伯特·施奈德小說《睡眠兄弟》中的儀式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9 黃曉敏;俄羅斯敘事詩篇章中的敘事結構分析[D];黑龍江大學;2001年
10 聞興媛;訴狀敘事結構的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0251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02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