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文本與影像的“爵士時代”差別
本文關鍵詞:《了不起的蓋茨比》文本與影像的“爵士時代”差別
【摘要】:《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所寫,這部小說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為背景,展示出美國一戰(zhàn)后紙醉金迷的狂歡景象,講述了紙醉金迷的紐約富翁"蓋茨比"為追求愛情的所作所為及最后夢想破滅。這部小說曾多次改編成電影國。本文即從思想內涵和敘事方式兩個方面,對小說和2013年版電影進行比較,說明電影改編如何才能對原著主題思想有所把握。
【作者單位】: 長春科技學院;
【關鍵詞】: 電影主題 思想性 敘事
【分類號】:J905;I712.074
【正文快照】: 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出版于1925年,其作者是美國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這是一部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為背景的短篇半自傳體小說,展示美國一戰(zhàn)后紙醉金迷的狂歡景象,通過一位來到紐約的窮作家之口,講述了紙醉金迷的紐約富翁“蓋茨比”為追求愛情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周小祥;朱曉東;;20世紀美國夢的絕唱:透析蓋茨比悲劇折射下的美國夢[J];世界文學評論;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旭;孫舒和;;論《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西部文學特征[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2 賈芳;;一曲“爵士時代”的悲歌:淺析《了不起的蓋茨比》[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3年15期
3 潘建國;;古代小說中的時間層次及其相關問題[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4 孫義華;;芻議黑色幽默小說主題的研究[J];才智;2014年23期
5 王翠;;戴維·洛奇《小說的藝術》批評理論之探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6 王福來;倪祥保;;走向信仰的救贖——評電視劇《絞刑架下的春天》[J];當代電視;2014年04期
7 崔明;;論《印度之行》的創(chuàng)作技巧——擴展意象[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8 尹航;;當下小說敘述人稱研究之弊[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4期
9 郭華;;希斯克利夫和蓋茨比悲劇式英雄的探索[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10 高莉;;“美國夢”的幻滅——評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J];考試周刊;2012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陳學芬;自我與他者:當代美華移民小說中的中美形象[D];河南大學;2013年
2 董定一;明清游歷小說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3 汪頡珉;小說《鴿子項圈》的敘事藝術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丁建國;解析菲茲杰拉德作品中的美國夢的幻滅[D];中北大學;2011年
2 郭振國;多元文化影響下的麥買提明·吾守爾創(chuàng)作研究[D];喀什師范學院;2013年
3 孟祥蓮;《呼嘯山莊》敘事時間策略對文本意蘊生成的獨特作用[D];閩南師范大學;2013年
4 馬歆墨;傳承與顛覆—《了不起的蓋茨比》與《地之國》的互文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5 王瑜;高滿堂電視劇作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6 李婷文;從生態(tài)批評的視角看福斯特小說的自然觀[D];廈門大學;2014年
7 王凡;明清小說電視劇初次改編研究[D];陜西理工學院;2014年
8 熊瑤;《紅樓夢》讖語研究[D];廈門大學;2014年
9 吳新玉;新時期以來文學批評中的人性價值觀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年
10 周聰;新世紀短篇小說文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周新平;論蓋茨比悲劇的必然性[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勤;從《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女性人物透視“爵士時代”女性價值觀[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2 吳莉;;爵士時代的精神崩潰——評《夜色溫柔》中迪克的悲劇命運[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晏麗;晏娜;;“爵士時代”背景下雅俗文化兩極論的“文化論爭”[J];大理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4 Glitter;;不可重現的爵士時代[J];新經濟;2013年18期
5 韓小哲;;從《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品咂“爵士時代”的悲惋[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年06期
6 戚一嵐;;爵士時代的寓言——《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評析[J];文教資料;2007年29期
7 焦繼承;試論“爵士時代”美國小說家及其作品的悲觀情緒[J];達縣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3期
8 劉小林;“爵士時代”的一曲哀歌《了不起的蓋茨比》與“美國夢”[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9 李幸;曾憲英;;“爵士時代”最后的挽歌——評《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音樂描寫手法的運用[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10 賈芳;;一曲“爵士時代”的悲歌:淺析《了不起的蓋茨比》[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3年1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吳莉;爵士時代的精神崩潰[D];西南大學;2007年
2 華蘇揚;迷失在爵士時代:美國夢之破滅—評析《了不起的蓋茨比》與《夜色溫柔》[D];蘇州大學;2002年
3 鮑聰穎;“爵士時代”的青年文化及其文學表現[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4 黃亞莉;迪克·丹弗:一位爵士時代的大紳士[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王娜;解析《夜色溫柔》中爵士女性形象[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王宏丹;《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精神生態(tài)解讀[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顏健生;《夜色溫柔》:接受美學視閾下的重讀與反思[D];云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劉邱;論《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黛西的塑造[D];重慶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179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01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