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語言與譯文語言的地緣性——以蘇籍譯者群及其吳語運用為個案
本文關(guān)鍵詞:譯者語言與譯文語言的地緣性——以蘇籍譯者群及其吳語運用為個案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蘇籍譯者群 吳語 地緣 行為共性
【摘要】:譯者語言與譯文語言地緣性的研究在以往比較鮮見。本文主要以蘇籍譯者群為研究對象,對其方言在譯文中的運用展開地緣關(guān)系分析,并具體通過對楊必譯《名利場》個案的研究,發(fā)現(xiàn)譯者在譯文中引用吳語多是求原文之真、務讀者需求之實之舉。本文屬于區(qū)域語言地理和譯者行為研究的一部分。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翻譯行為研究中心;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guān)鍵詞】: 蘇籍譯者群 吳語 地緣 行為共性
【基金】: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蘇籍翻譯家翻譯行為共性研究”(項目編號:14YYB002)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漢語‘鄉(xiāng)土語言’英譯實踐批評研究”(項目編號:15AYY003) 揚州大學“高端人才支持計劃” 江蘇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影響當代文學翻譯讀者接受的市場調(diào)查”(項目編號:KYLX_132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H315.9;I046
【正文快照】: 5.結(jié)語如果說,《羅生門》中的芥川在善惡、生死的抉擇之間徘徊,那么《蜘蛛絲》中的芥川悟到了生命的真諦:無我、無物、出離生死。一個有思想的作家,他對人類精神的貢獻,不僅在于他發(fā)現(xiàn)和揭示了什么,更在于他是否為人類今后的生活指出理想的目標(張保寧2012:74)。芥川讓人們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戴桂珍;;譯文共欣賞,異義相與析——試析毛澤東《詠梅》的四種英譯文[J];青海師專學報;2008年01期
2 陳榮東,陳慶增;“地道的譯文”──文學翻譯藝術(shù)派的追求述評[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年06期
3 徐玉娟;束金星;;散文翻譯中的審美閱讀與審美再現(xiàn)——Rural Life in England譯文評述[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卜爽;;紅樓夢(第三回)不同版本譯文賞析[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年10期
5 許鈞;;論文學翻譯再創(chuàng)造的度[J];外語研究;1989年04期
6 張禮艷;;譯文的語言形式與主題再現(xiàn)——兼評《覺醒》漢譯本[J];林區(qū)教學;2011年09期
7 李娜;;譯者主體性在譯文上的體現(xiàn)——淺析《天凈沙·秋思》的三則譯文[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9年06期
8 姚佳;;《木木》巴金譯本片段賞析[J];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10期
9 袁新;;文學翻譯中的精確與模糊[J];中國俄語教學;2011年02期
10 黃園園;;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的壯族神話英譯譯者功能探析[J];百色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孔喜;楊炳鈞;;文學翻譯譯文修改的原型論取向[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姜秋霞;;詞典翻譯與文學翻譯對比研究初探[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王薇生;;高爾基《海燕》譯文的歷史鉤沉——兼評瞿秋白、戈寶權(quán)、宜蘭的幾種文本[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二輯)[C];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章婧;《勒索者》(第一至五章)翻譯報告[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王文英;《童年》漢譯本中的翻譯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3 雷秋慧;兒童文學翻譯中譯者接受與譯文生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朱婧,
本文編號:7625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6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