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演藝作品“走出去”若干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國演藝作品“走出去”若干問題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演藝作品“走出去” 跨文化傳播 文化折扣 文化適應 媒介宣傳
【摘要】:我國演藝作品的“走出去”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及國際文化地位的有效手段,也是國與國之間相互交流與友好合作的橋梁。藝術工作者深入研究解決我國演藝作品“走出去”的存在問題,對于提高相關人員在國際演藝合作項目推廣水平以及深化藝術機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黨的十七大工作報告:“提升國家軟實力”及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的講話為理論指導,注重藝術在文化繁榮發(fā)展和國際交流中的關鍵性作用。同時,借鑒西方傳播學中,美國人類學家Kalvero Oberg(奧伯格)提出的“文化適應U型模型”(U-Curve Model)為理論參照,詳細具體研究分析了我國演藝作品的“走出去”過程中所遇到的文化折扣現(xiàn)象與文化適應問題。結合中西文化交流中,如《云南映象》、《大紅燈籠高高掛》、美國夢工廠中國鳥巢巡演《馴龍高手實景SHOW》及音樂劇等成功演藝案例,在深入分析認清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我國演藝作品更好的走向世界提出思考和建議。在促進文化交流中,把真正帶有中國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優(yōu)秀演藝作品推向國際大舞臺,為實現(xiàn)我國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的夢想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演藝作品“走出去” 跨文化傳播 文化折扣 文化適應 媒介宣傳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舞蹈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124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1
- (一)本文研究意義7-8
- (二)本文文章結構及研究問題8-9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難點9
- (四)本人學習條件及研究條件9-11
- 一 中國演藝作品“走出去”的價值與意義11-13
- (一)中國演藝作品“走出去”推動我國文化發(fā)展與提升11
- (二)中國演藝作品“走出去”增強我國與世界各國文化經貿等多方面合作11-12
- (三)中國演藝作品“走出去”向世界傳達中國藝術精粹之美12-13
- 二 中國演藝產業(yè)現(xiàn)狀及發(fā)展態(tài)勢13-15
- (一)中國演藝市場消費實力雄厚吸引國際企業(yè)慕名而來13-14
- (二)我國演藝產業(yè)創(chuàng)作資源富足、歷史文化背景深厚14
- (三)“大型”演藝團體與對外交流活動扮演著我國演藝產業(yè)“領頭羊”14-15
- 三 中國演藝作品“走出去”的制約因素及面臨問題15-24
- (一)演藝作品中西跨文化交流的接受度問題——不同文化碰撞下所引發(fā)的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與文化適應15-21
- (二)演藝作品“走出去”質與量是根本問題21-23
- 1. 我國演藝作品“請進來”多“走出去”少21
- 2. 我國演藝作品娛樂性過量精品匱乏啃老現(xiàn)象嚴重21-23
- (三)演藝作品對外宣傳手段及媒介的創(chuàng)新性匱乏問題23-24
- 四 關于中國演藝作品“走出去”若干對策及建議24-40
- (一)縮減我國演藝作品“走出去”中西跨文化交流差的若干途徑24-30
- 1. 以共性審美評判視角為切入點——以藝驚人24-25
- 2. 演藝作品構成“中西混搭”——以和引人25-27
- 3. 消減中西語言障礙——以情動人27-28
- 4. 用文化價值崇拜縮減中西觀念差距——以典服人28-30
- (二)中國演藝作品“走出去”必須堅持演藝作品質量首位30-34
- 1. 優(yōu)秀演藝作品要力求“思想精深,技藝精湛,制作精良”30-32
- 2.“觸”“通”“領”“悟”“化”五字原則32-34
- (三)中國演藝作品對外宣傳手段及媒介的開拓創(chuàng)新34-40
- 1. 引入高科技手段使宣傳新穎化34-38
- 2. 演藝宣傳分期化及借助外媒資源全方位推廣38-40
- 五 從中國演藝作品“走出去”引發(fā)中國文化傳播新思考40-45
- (一)每人都是文化傳播者40-41
- (二)文化傳播的榜樣——韓國從“人口”小國到“文化輸出”大國的演變41-42
- 1.韓國的文化輸出方式與途徑41-42
- 2. 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代人的思想與審美,才是文化輸出的最高境界42
- (三)頻繁不等于繁榮,,中國文化“走出去”到底應該走出去些什么42-45
- 結語45-46
- 參考文獻46-48
- 致謝48-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任宏偉;;中國演藝第一拍2000萬落幕[J];中國拍賣;2009年12期
2 丁修詢;;中國上古演藝述略——《中國演藝史稿》系列之一[J];藝術百家;2012年04期
3 周七月;;伯樂不再有——中國演藝市場的角色缺失[J];文化月刊;2002年02期
4 閻平;;完善中國演藝設備標準刻不容緩[J];演藝設備與科技;2004年01期
5 畢啟亮;;中國演藝舞美大軍助演文萊國慶20周年慶典[J];演藝設備與科技;2004年03期
6 ;熱帖[J];意林(原創(chuàng)版);2010年05期
7 ;國內戲劇活動資訊[J];戲劇文學;2011年11期
8 韓金濤;陳威;季瑜;;淺談中國演藝秀場的現(xiàn)狀與未來[J];演藝科技;2013年02期
9 趙寧宇;楊紫蘇;劉騰飛;何弦;劉亞男;王晨;胡藝瀟;謝吉旺;;中國演藝經紀公司調研報告[J];當代電影;2012年05期
10 周建輝;張冠華;;《演藝科技》十周年慶典、頒獎暨中國演藝科技網上線儀式活動隆重舉辦[J];演藝科技;2014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鄭潔;天創(chuàng)演藝:合作打造中國演藝精品出口平臺[N];中國文化報;2013年
2 朱虹;“中國演藝第一拍”兩千萬元告捷[N];中國商報;2009年
3 商報記者 姜琳琳;中國演藝企業(yè)多處在小體量發(fā)展階段[N];北京商報;2012年
4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宇;演藝產業(yè)“走出去”的趨勢[N];光明日報;2011年
5 ;中國演藝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專題研討會發(fā)言摘登[N];中國文化報;2011年
6 李雪欽;中國演藝如何“弄潮”海外市場?[N];中國藝術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鄭苒;中國演藝項目走進美國市場的兩種方式[N];中國文化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袁遠;中國演藝產業(yè)對外貿易亮點頻現(xiàn)[N];中國貿易報;2013年
9 商報記者 鄭潔;演藝業(yè)“最具投資價值”標準浮出水面[N];北京商報;2011年
10 記者 郭人旗;2011中國(天津)演藝產業(yè)博覽會舉辦[N];中國文化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賀朦;中國演藝經紀產業(yè)盈利模式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2 張巧玲;中國演藝民俗品牌的更新與傳播[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3 趙夢;中國演藝作品“走出去”若干問題研究[D];北京舞蹈學院;2015年
4 王聰;試論實景演出在演藝文化產業(yè)中的顯效[D];云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5939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9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