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性”觀念與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在地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3-03-12 04:59
在地性觀念起源于極簡主義繪畫的劇場轉向,然而在地藝術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卻幾經演變,至今仍處于概念的含混和實踐的流變狀態(tài)。受國外影響,自20世紀末開始,在地藝術亦在中國內地逐漸流行起來,并伴隨著城市更新改造、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推進而逐漸從邊緣走向主流,直至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大景觀。在此過程中,國內在地藝術在地方知識重建、與特定地點聯(lián)系的創(chuàng)作方法論兩個方面形成問題意識。而其種種實踐又以"藝術鄉(xiāng)建"活動蔚為大觀。這些活動以地方知識重建為關切點,全面借鑒了國外城市社區(qū)公共藝術的觀念與形式,但又因其落地中國鄉(xiāng)村,并獨自承載新農村建設、鄉(xiāng)村扶貧等任務而顯示出特色。不過,由于其習慣采用節(jié)慶形式,許多活動又難免虎頭蛇尾,從而在"鄉(xiāng)建"與"藝術"的交接處留下了令人反思的空間。這種反思又將進一步把我們引向對在地藝術與當代藝術相互關系的思考之中。
【文章頁數】:11 頁
【文章目錄】:
一、“在地性”觀念及國外在地藝術溯源
二、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在地性實踐及其問題意識
三、作為中國在地藝術之典型的“藝術鄉(xiāng)建”熱潮及其得失
本文編號:3760994
【文章頁數】:11 頁
【文章目錄】:
一、“在地性”觀念及國外在地藝術溯源
二、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在地性實踐及其問題意識
三、作為中國在地藝術之典型的“藝術鄉(xiāng)建”熱潮及其得失
本文編號:37609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76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