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學的文學移植:袁枚和杰爾查文自然詩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24 09:12
將類型學運用于語言學研究在中國和英美都有比較豐富的實績,類型學除了在蘇聯的文學研究中有運用于比較研究個案而外,在中文和英文的文學研究中尚未見其運用的例子。18世紀的中國詩人袁枚和俄羅斯詩人杰爾查文都作有大量的自然詩,可以進行類型學的比較研究。從觀念層看,袁枚不借神的中介與自然達到主客無間的交流,杰爾查文則營造了人—神—自然互通的三位一體。從意象層看,袁枚更鐘情于靜態(tài)描摹,杰爾查文更多追蹤自然的動態(tài)過程。從織體層看,袁枚的詩中客觀的"言者"的第三人稱式的描述略多,杰爾查文詩中"言者"的參與更為顯著。不僅是在個案研究層面,借助類型學對不同國家的文學作中觀和宏觀比較研究,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文章來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一、類型學:從語言研究到文學研究
二、觀念層:主客無間與人神互通
三、意象層:靜態(tài)摹寫與動態(tài)描狀
四、織體層:客觀呈現與作者現身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某些主要跟語序有關的語法普遍現象[J]. Joseph H.Greenberg,陸丙甫,陸致極. 國外語言學. 1984(02)
本文編號:3642419
【文章來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一、類型學:從語言研究到文學研究
二、觀念層:主客無間與人神互通
三、意象層:靜態(tài)摹寫與動態(tài)描狀
四、織體層:客觀呈現與作者現身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某些主要跟語序有關的語法普遍現象[J]. Joseph H.Greenberg,陸丙甫,陸致極. 國外語言學. 1984(02)
本文編號:36424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642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