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石雕獅子的造型及審美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陜北石雕獅子的造型及審美研究 出處:《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 陜北石雕獅子具有鮮明的傳統(tǒng)文化特點和地域特征,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系統(tǒng)的研究其文化內(nèi)涵、審美特質(zhì)、美學價值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本文主要研究陜北石雕獅子的造型及審美。首先從美學的角度對中國石獅子的造型進行整體特征分析,在古代樸素的美學觀點和哲學觀念和影響下,中國石雕獅子具有大象無形的特點,而陜北石雕獅子隸屬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具有相同的意境和傳神特征。其次,研究石雕獅子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三秦文化、陜北民間藝術(shù)之間的關(guān)系。陜北石雕獅子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shù)價值。最后對陜北石雕獅子給現(xiàn)代帶來的啟示,探討陜北石雕獅子共性與個性內(nèi)容。 本論文對陜北石雕獅子的造型及審美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偨Y(jié)出陜北石獅的質(zhì)樸、深厚、拙雅的藝術(shù)特征,為挖掘陜北民間藝術(shù)、保護陜北文化遺產(chǎn)提供證據(jù)和理論支持。
[Abstract]:The stone carving lion in northern Shaanxi has distinctive tradi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 which is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ese folk traditional culture .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value ar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modeling and aesthetics of the stone carving lion in northern Shaanxi . First , from the angle of aesthetics , the whol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Chinese stone lion is carried out . In the ancient plain aesthetic view and philosophy idea and influence , the stone carving lion of North Shaanxi has the sam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legend characteristic . Secondly , it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e of stone carving lio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the three - Qin culture and the folk art of Northern Shaanxi . This thesis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modeling and aesthetics of the stone carving lion in northern Shaanxi . The paper sums up the primitive , profound and awkward artistic features of Shishi in northern Shaanxi , and provides 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excavation of the folk art in Northern Shaanxi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Northern Shaanxi .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J120.9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蓉;王鋒;;《三言》《二拍》中商人形象的嬗變及其原因[J];船山學刊;2006年03期
2 張宏梁;論藝術(shù)與仿生學的結(jié)緣[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3 陳華文;試論文身圖式——黎族和高山族文身圖式及延伸研究[J];東南文化;1996年04期
4 霍然;初唐四杰與唐人詩歌審美觀念的回歸[J];東岳論叢;1996年04期
5 陳鴻,王葵;論儺舞的游戲性[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王建疆;超越“生命美學”和“生命美學史”[J];甘肅高師學報;2001年01期
7 陳華文;試論文身的源起文化功能[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8 馮敏;涼山彝族漆器的裝飾藝術(shù)[J];貴州民族研究;1990年04期
9 陳伯沖;黑格爾建筑美學述評[J];華中建筑;1995年03期
10 王先霈;中國古人對文學的幾種基本態(tài)度[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振聲;;郭沫若早期藝術(shù)功利觀與既成哲學[A];“郭沫若在重慶”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8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熊元義;中國悲劇引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2 戶曉輝;中國人審美心理的發(fā)生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0年
3 伊克巴爾·吐爾遜;二十世紀維吾爾文學批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劉志華;“十七年文學批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5 馬莉;運動技術(shù)理念的隱喻與詮釋[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6 谷鵬飛;應用美學學科模式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7年
7 鄭海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8 楊利娟;時代訴求與革命規(guī)限下的鄉(xiāng)村言說[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燕;戴著鐐銬跳舞[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2 杜芳;建國前中國共產(chǎn)黨的美育思想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李智偉;中國傳統(tǒng)山水美學的人生“優(yōu)存”意味[D];鄭州大學;2005年
4 劉文紀;近現(xiàn)代中國悲劇觀探微[D];中南大學;2005年
5 李躍力;創(chuàng)造社與“革命文學”[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6 董麗娜;哈爾濱冰燈藝術(shù)探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7 成曉鵬;室內(nèi)設(shè)計中的秩序感[D];東南大學;2006年
8 王yN;先秦樂舞文獻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9 張春英;審美與自由—胡秋原文藝思想研究[D];汕頭大學;2007年
10 雷瓊芳;論荀子禮學思想的美學訴求[D];新疆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3826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38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