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背后的操縱—巴金《快樂王子集》二譯本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7 20:23
本文關鍵詞:翻譯背后的操縱—巴金《快樂王子集》二譯本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操縱 《快樂王子集》 社會意識形態(tài) 詩學 影響 變化
【摘要】:王爾德童話共有兩冊九篇。從1909年到現(xiàn)在,王爾德童話出現(xiàn)過眾多的中譯本,其中巴金的譯本影響最大。1948年,巴金第一次把全部九篇翻譯后結集出版,把它命名為《快樂王子集》。1955年,巴金把這部作品修訂后再版。 從20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翻譯研究出現(xiàn)了“文化轉向”,翻譯研究漸漸從語言層面轉到文化層面,從研究作者轉向研究讀者。文化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勒菲弗爾就提出翻譯不是在真空中進行的,詩學因素和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或譯者本身的意識形態(tài)都能影響或操縱翻譯家們對原文本進行改寫。巴金在做文學翻譯時,非常關注涉及社會、思想、人性和人生等方面的內容。他的思想發(fā)展歷程深深影響了他的文學翻譯活動,他所翻譯的外國文學譯本也深深打上了他思想發(fā)展歷程中不同時期的詩學和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烙印!犊鞓吠踝蛹芬惨粯印 本文以譯本分析為基礎,采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在勒菲弗爾改寫理論的指導下分析了巴金的兩個中譯本,重點研究詩學因素和意識形態(tài)因素對譯者選材、確定翻譯策略及翻譯過程的操縱。全文共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引論,介紹背景知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預期結果。第二部分介紹了譯者選材的動機。當時王爾德作品,尤其是王爾德童話,在中國很受歡迎。許多戲劇家,翻譯家和評論家都參與了王爾德作品的翻譯和評論。另外強調原作主題中對不公平社會的控訴,符合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及譯者本人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兩種因素共同使得譯者選擇了王爾德童話來翻譯。第三部分比較、分析了兩譯本在選詞、句法等語言學層面上的差異。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探討了語言學上的差異反映出巴金受到翻譯作品時的兩個不同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詩學形態(tài)的操縱。當時的翻譯界倡導忠實于原文,直接導致1948年譯本主要采用對原作者負責的直譯方法,出現(xiàn)了不少歐化詞匯和句式。1955年,受當時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修訂本主要采用對讀者負責的翻譯策略,把大量歐化詞句改成了更符合讀者需要的形式。第六部分即本文的結語,總結研究的意義,對未來進行展望。
【關鍵詞】:操縱 《快樂王子集》 社會意識形態(tài) 詩學 影響 變化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Introduction12-23
- 0.1 Research Questions12-13
- 0.2 Objectives of the Project13
- 0.3 Literature Review13-19
- 0.3.1 Oscar Wilde and his Fairy Tales13-14
- 0.3.2 Study on Ba Jin as a Translator14-17
- 0.3.3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roject17-19
- 0.4 Research Scope and Supposed Findings19-20
- 0.5 Approaches and Methodology20-23
- Chapter One Ba Jin's Motivation of Selecting Wilde's Fairy Tales23-37
- 1.1 Motivation of Poetics24-27
- 1.2 Motivation of Ideology27-37
- Chapter Two Linguistic Differences in the Two Versions37-50
- 2.1 Differences in Diction37-42
- 2.2 Diverse Syntax42-44
- 2.3 The Alteration Change of Passive Voice Marker“被”44-50
- Chapter Three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 in the Two Versions50-65
- 3.1 Comparison of Ideological Background51-55
- 3.2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 in Diction55-58
- 3.3 Manipulation of Patronage58-65
- Chapter Four Poetological Manipulation in the Two Versions65-81
- 4.1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66-70
- 4.2 Poetological Manipulation in Diction70-73
- 4.3 Poetological Manipulation in Syntax73-81
- Conclusion81-84
- Bibliography84-91
- Acknowledgments91-92
-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的研究成果目錄92-93
- 詳細摘要93-10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賀陽;;現(xiàn)代漢語歐化語法現(xiàn)象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08年04期
2 劉重德;“歐化”辨析——兼評“歸化”現(xiàn)象[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05期
3 王友貴;意識形態(tài)與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1899-1979)[J];中國翻譯;2003年05期
4 蔣驍華;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的影響:闡發(fā)與新思考[J];中國翻譯;2003年05期
5 駱賢鳳;;“只希望把別人的作品變成我的武器”——巴金文學翻譯思想的文化解讀[J];譯林;2008年04期
,本文編號:9898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989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