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抽象藝術之于現(xiàn)代藝術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7-09-24 00:01
本文關鍵詞:中國抽象藝術之于現(xiàn)代藝術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抽象藝術 民族性 本土性 現(xiàn)代藝術設計
【摘要】:中國悠久的歷史中包含有豐富的抽象文化,并在中國歷史長河的各個時期不同的藝術領域都有所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抽象審美意識,向來在世界上具有超前的思想。中國抽象藝術,顧名思義就是本民族人民所創(chuàng)并含有中國傳統(tǒng)元素、意味傳承、文化符號的抽象藝術。雖然抽象藝術引領著世界藝術的前進方向,但是中國抽象藝術還只是處于起步階段的一門新興藝術,它在國內尚且處于尷尬和邊緣化的現(xiàn)狀,這種現(xiàn)狀還會繼續(xù)維持且短期內不會改變,它將來的發(fā)展之路也是非常艱辛的。當代中國抽象藝術固然是引進西方抽象這一概念并受其影響。但是其內在本源還是中國文化中意象的繼承和發(fā)展。 本文以研究抽象藝術為基礎,闡述中國抽象藝術的起源,意圖通過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的抽象元素之民族性、本土性方向進行解讀,歸納出中國抽象藝術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各個要素形式。通過逐步分析、研究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的發(fā)展和演變過程,并加以展望而進行“后抽象”藝術的可能性思考。最后把中國抽象藝術與現(xiàn)代藝術設計相結合,把從中國抽象藝術中歸納出的元素和美學理念應用到現(xiàn)代藝術設計,從而更加深入全面的指導藝術設計實踐應用和創(chuàng)新。 本文研討了抽象藝術在中國的民族性和本土性,有助于中國抽象藝術登上世界當代文化金字塔的塔尖、有助于提高藝術設計的唯一性和原創(chuàng)性。發(fā)揚中國抽象藝術民族本土性的價值在于以原創(chuàng)、獨特的中國抽象藝術引領中國現(xiàn)代藝術設計的前進和發(fā)展,以原創(chuàng)、獨特、個性的設計屹立于世界藝術設計之林。
【關鍵詞】:中國抽象藝術 民族性 本土性 現(xiàn)代藝術設計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林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0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1. 緒論7-9
- 1.1. 選題的提出與現(xiàn)狀7
- 1.2. 研究方法與路線7-9
- 2. 中國抽象藝術9-23
- 2.1. 中國抽象藝術的起源9-11
- 2.2. 中國抽象藝術民族性、本土性11-23
- 2.2.1. 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的抽象審美元素11-17
- 2.2.2. 中國傳統(tǒng)抽象審美中的人文精神17-23
- 3. 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的發(fā)展23-32
- 3.1. 當代抽象藝術邊緣化現(xiàn)象23-25
- 3.1.1. 地緣關系方面23-24
- 3.1.2. 藝術本身發(fā)展24
- 3.1.3. 生存環(huán)境方面24-25
- 3.1.4. 本土化方面25
- 3.2. 當代中國抽象藝術的階段表現(xiàn)25-31
- 3.2.1. 早期形式語言的探索26-27
- 3.2.2. 新中國初期的藝術狀況27-28
- 3.2.3. 抽象藝術的虛踐期28
- 3.2.4. 現(xiàn)代運動階段的抽象藝術28-30
- 3.2.5. 當代階段的抽象藝術30-31
- 3.3. 中國抽象藝術的新動向及展望31-32
- 4. 抽象藝術與藝術設計的交融32-44
- 4.1. 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抽象化傾向33-39
- 4.1.1. 文字元素的應用34-35
- 4.1.2. 意境審美的應用35-36
- 4.1.3. 傳統(tǒng)符號的應用36-39
- 4.2. 抽象藝術在裝飾藝術中的體現(xiàn)39-42
- 4.2.1. 裝飾藝術中抽象美的解讀39-41
- 4.2.2. 裝潢設計中的抽象化發(fā)展41-42
- 4.3. 后抽象—超越抽象的可能性42-44
- 5. 結語44-46
- 參考文獻46-48
- 附錄48-52
- 個人簡介52-53
- 導師簡介53-54
- 獲得成果目錄54-55
- 致謝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穎;;中西抽象藝術之比較[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2 李麗;;崇洋傾向與革新,但不是創(chuàng)造——對在西方現(xiàn)代藝術影響下的中國抽象水墨的思考[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8期
3 鐘健;;論抽象在視覺傳達中的作用[J];包裝工程;2010年18期
4 張慧玲;;論抽象圖形在現(xiàn)代包裝設計中的建構[J];包裝世界;2012年01期
5 吳晨榮;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的現(xiàn)狀及展望[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楊芳;;論中國當代抽象水墨藝術的狀態(tài)及走勢[J];當代中國畫;2007年02期
7 郎濟明;張雪玲;;抽象藝術與中國禪意[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4期
8 呂萍;劉曉姝;;蒙得里安的抽象繪畫對平面設計的影響[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15期
9 何桂彥;;“后抽象”:抽象藝術的一種新的可能性[J];東方藝術;2008年17期
10 劉敬龍;;優(yōu)雅的歌唱——論中國傳統(tǒng)書畫在當代設計中演好現(xiàn)代角色[J];工業(yè)設計;2011年05期
,本文編號:9081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90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