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小時》(1~3章)翻譯實踐報告
本文關鍵詞:《61小時》(1~3章)翻譯實踐報告
【摘要】:隨著生活娛樂越來越豐富的今天,偵探小說的受眾性也越來越廣泛,對于偵探小說的翻譯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本次翻譯實踐筆者以英國推理小說作家李查德筆下“浪子神探”杰克·李奇系列的第十四部小說《61小時》為例,據(jù)此寫出了翻譯實踐報告。 小說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李奇,在去往南達科他州時,自己乘坐的旅游巴士在暴風雪中遭遇車禍,李奇幸免于難,并因此卷入了一場追捕兇手和對關鍵證人保護的案件中。最終李奇用正義的力量打敗了邪惡的勢力,獲得了勝利。 這篇翻譯實踐報告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實踐的部分是針對《61小時》第一章到第三章的一萬字翻譯進行實踐討論,并附上自己的譯文。本小說目前在國內尚無翻譯譯本。該論文是譯者根據(jù)小說的實踐部分進行總結和分析,并根據(jù)小說中具體的實例探討一些翻譯的方法。 本翻譯報告可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引言、翻譯任務描述、翻譯過程的描述、案例分析以及結論。 第一部分首先介紹了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現(xiàn)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在經(jīng)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等實際理論意義和根本方面的利用價值。 第二部分介紹了文章的整個翻譯任務的描述.其中包括翻譯項目背景、特點、作者的介紹和對偵探懸疑類寫作文體的介紹。 第三部分主要說明了譯者翻譯過程描述。其中包括譯者翻譯前的準備,初譯和復譯的過程,以及最后對譯文的修訂和審校。 第四部分譯者對《61小時》進行案例分析,譯者在翻譯實踐過程中從原文文本中整理的實踐例子,,結合翻譯理論在詞匯、句法、文體三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在詞匯層面上,從詞義延伸和一詞多義進行分析討論,在句法層面上,對長句的翻譯的技巧、句子重構等翻譯策略進行總結,在文體層面上,從修辭方法等翻譯技巧方面進行分析。 第五部分是結論。這一部分是譯者通過翻譯實踐后總結心得,同時也總結了一些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本次翻譯讓譯者對翻譯理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英語實踐翻譯能力,希望譯者對本文的翻譯能夠給予其它讀者的幫助。
【關鍵詞】:文學翻譯 偵探懸疑小說 翻譯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Introduction8-10
- Chapter Ⅰ Task Description10-14
- 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Writer10
- 2.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61 Hours10-12
- 3. Features of 61 Hours12-14
- Chapter Ⅱ Process Description14-16
- 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14
- 2. Translation Process14-15
- 3. Items after the Translation Process15-16
- Chapter Ⅲ Case Analysis16-23
- 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t Lexical Level16-18
- 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t Syntactic Level18-20
- 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t Stylistic Level20-23
- Conclusion23-24
- Bibliography24-25
- Appendix25-62
- Acknowledgements62-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巍;;MTI實踐報告的問題及對策——基于133篇實踐報告的調查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2 張鐵軍,于瑤,顧月,劉卓慧;英語階段性測試的理論分析和實踐報告[J];金融理論與教學;2004年02期
3 袁小慈;張亞運;程夢清;;英語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調查分析——“小新星體驗之旅”社會實踐報告[J];知識經(jīng)濟;2010年09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秀榮;;法語教學法初探——一次培訓班的實踐報告[A];對外貿易外語系科研論文集(第一期)[C];199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見習記者 陳曉煊 通訊員 陳潔;深圳供電發(fā)布社會責任實踐報告[N];中國電力報;2013年
2 記者 郭惠 趙淑偉;國網(wǎng)冀北電力首次發(fā)布社會責任實踐報告[N];國家電網(wǎng)報;2013年
3 林熙熙;重慶公司發(fā)布社會責任實踐報告[N];國家電網(wǎng)報;2013年
4 見習記者 薛然;大連供電發(fā)布社會責任實踐報告[N];中國電力報;2013年
5 記者 何飛 胡朝輝;川電公司首發(fā)社會責任實踐報告[N];西南電力報;2012年
6 劉俊;揚州供電發(fā)布首份社會責任實踐報告[N];江蘇經(jīng)濟報;2013年
7 林熙熙;重慶公司發(fā)布年度社會責任實踐報告[N];華中電力報;2012年
8 劉文穎 李建洲;冀北唐山供電首度發(fā)布社會責任實踐報告[N];中國能源報;2013年
9 陸煒 邵為民 記者 丁秀玉;常州企業(yè)首次推出社會責任實踐報告[N];科技日報;2012年
10 通訊員 余嘉熙邋記者 喬地;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價值10萬元[N];科技日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銀博;《恐慌下的真相》翻譯實踐報告[D];內蒙古大學;2013年
2 呂紅;2012年“兩會”溫家寶總理答記者問漢英交傳實踐報告[D];河北大學;2013年
3 龔笑悅;《大英百科年鑒1997·表演藝術·音樂》翻譯實踐報告[D];鄭州大學;2013年
4 屈鳳玲;小型會議翻譯實踐報告[D];河北大學;2013年
5 張逸思;《最后一關》翻譯實踐報告[D];青島科技大學;2013年
6 羅飛;非文學英漢互譯中關于“語言精煉”的翻譯實踐報告[D];大連海事大學;2014年
7 孫聰聰;《文化的定位》一書中“身份質疑”章節(jié)的翻譯實踐報告[D];揚州大學;2014年
8 李娟;《美國哀歌》的翻譯實踐報告(第四章)[D];內蒙古大學;2014年
9 張變英;《油漆未干的門》翻譯實踐報告[D];內蒙古大學;2013年
10 呂曉宇;翻譯實踐報告[D];浙江工商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8419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84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