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實踐的《紅樓夢》文化意象翻譯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基于實踐的《紅樓夢》文化意象翻譯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翻譯報告 《紅樓夢》節(jié)選 文化意象的可譯性
【摘要】:《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是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作本篇翻譯報告內(nèi)容主要選材于《紅樓夢》第三回與第十七回,本報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對選段中的翻譯實例進行分析,從詞匯,句子,潛在意思和文化背景等層面分析文化意象翻譯時應(yīng)該采用的原則和技巧。同時,本文作者還根據(jù)自己的親身體會,指出翻譯中所存在的難點和應(yīng)該采取的辦法,以便與后來者進行經(jīng)驗交流,為《紅樓夢》的翻譯研究提供更多參考意見。 本報告主要由五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引言,主要包括所選的翻譯文本的背景、選擇的目的和選擇的意義;文化意象的定義和文化意象的表現(xiàn)形式。第二部包括文化意象可譯性和限制性的研究背景。第三部分主要包括文化意象的翻譯方法。第四部分是主要是詳細分析《紅樓夢》一書中幾種文化意象的可譯性,及可譯性的限制條件。第五部分即最后一部分的主要包括在這次翻譯實踐過程中譯者得到的經(jīng)驗和教訓(xùn),同時也指出了未解決的問題,以供后來者參考借鑒。
【關(guān)鍵詞】:翻譯報告 《紅樓夢》節(jié)選 文化意象的可譯性
【學(xué)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6-8
- 1.1 Background,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ubject6-7
- 1.2 Definition of culture image7
- 1.3 Forms of culture image7-8
- Chapter Two Different Views on Translatability of Culture Images8-10
- 2.1 Translatability of culture images8-9
- 2.2 Limitations on translatability of culture images9-10
- Chapter Three Culture Image Translation Methods Applied in Translating Hong Lou Meng10-11
- 3.1 Translation methods that have used in 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10
- 3.2 Definitions of those translation methods10-11
- Chapter four The Translatability and Limitations in Culture Images11-18
- 4.1 Translatability of color11-12
- 4.2 Translatability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ns terms12-14
- 4.3 Translatability of plants14-16
- 4.4 Translatability of clothing16-17
- 4.5 Limitations on culture image translation17-18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18-20
- 5.1 Experiences from translating Hong Lou Meng18-19
- 5.2 Problems left and advices for further research19-20
- References20-22
- Acknowledgements22-23
- Appendix: My Translation Material23-4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捷;;英漢翻譯中的文化意象錯位[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10年03期
2 黃桂紅;;翻譯中文化意象的失落現(xiàn)象及其應(yīng)對策略[J];瓊州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3期
3 蘇琴;;淺析中西方文化意象的不同對翻譯的影響及處理方法——鄉(xiāng)土文學(xué)作品《浮躁》個案分析[J];北方文學(xué)(下半月);2011年07期
4 馮智嬌;;古詩詞翻譯中文化意象的誤譯及處理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學(xué)報;2011年05期
5 王素娟;;詩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譯[J];考試周刊;2009年44期
6 鄧迎春;;淺析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錯位與失落[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9年06期
7 朱元;;文化意象的英漢翻譯[J];山東文學(xué);2010年05期
8 黃婷婷;劉松濤;;《當幸福來敲門》:探究文化意象在譯名中的重構(gòu)[J];青年文學(xué)家;2010年13期
9 全紅;余麗雯;;文學(xué)翻譯中文化意象的傳遞及翻譯策略[J];長城;2010年10期
10 李應(yīng)洪;認識與超越——論文化意象的錯位對文學(xué)翻譯的影響[J];常德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凱華;;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錯位[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李冰;;從《鹿鼎記》英譯本看文化意象的傳遞[A];翻譯·跨文化旅游研究[C];2012年
3 余平;;“文本間性”與文化意象的翻譯[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李蘆笛;;中國古典詩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09年年會暨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李占喜;;文化意象翻譯中缺損現(xiàn)象補償?shù)年P(guān)聯(lián)論視角[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雷達;敦煌:巨大的文化意象[N];蘭州日報;2006年
2 記者 王玉;跨文化的詮釋[N];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報;2008年
3 劉笑一;建筑:放大地產(chǎn)文化意象[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3年
4 北京大學(xué)馬克思主義學(xué)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長 北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博士生導(dǎo)師 宇文利;中國夢的文化意象及其表現(xiàn)[N];中國文化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彭 寬;舞蹈:呈現(xiàn)兩大清晰脈絡(luò)[N];中國藝術(shù)報;2006年
6 南通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楚辭研究中心 嚴曉江;構(gòu)建以詩學(xué)為綱的《楚辭》英譯理論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xué)報;2013年
7 記者 陳春保;一座城市的文化意象[N];湖北日報;2012年
8 歐陽金雨;年度漢字背后的公共訴求[N];湖南日報;2011年
9 單士兵;年度漢字傳遞的民意與責任[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中國博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宋海云;論中國文化意象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4年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云霞;文化意象在翻譯中的傳遞[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9年
2 魏宏君;文化意象的歸化與異化[D];天津大學(xué);2009年
3 王東艷;翻譯中文化意象的傳遞[D];太原理工大學(xué);2008年
4 王明明;中國古詩詞文化意象翻譯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xué);2008年
5 王婉鴻;論辜氏《論語》英譯本中文化意象的傳遞[D];吉林大學(xué);2011年
6 張美倫;旅游手冊中文化意象的移植[D];蘇州大學(xué);2006年
7 趙國月;文化意象的翻譯策略選擇及其文化虧損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8 睢麗穎;淺析《德伯家的苔絲》中的文化意象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2年
9 薛文娟;林語堂明清小品文英譯本中的文化意象傳遞[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3年
10 陳志凌;論《紅樓夢》文化意象的英譯[D];廈門大學(xué);2014年
,本文編號:6922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69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