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悲劇觀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02 18:23
本文關(guān)鍵詞:尼采悲劇觀探析
【摘要】:尼采從古希臘悲劇中提取了其精神內(nèi)核——酒神精神,認為正是這種洋溢著不可遏制地生存活力的非理性精神形成了悲劇藝術(shù)的美感,成就了悲劇藝術(shù)的高度。尼采認為酒神非理性精神的洋溢是生命意志的最高表現(xiàn),人在自我放縱中達到原始的個體消融,得到力量的提高,從而成為真正的人。尼采肯定了酒神精神的生命意志,并由此肯定了或苦或樂、或喜或悲的生存現(xiàn)象,從而肯定了生命存在本身。悲劇能夠成為充滿苦難的現(xiàn)實生存的最高慰藉在于它的藝術(shù)美感,這種美感之所以能夠形成是因為,能夠使犧牲或毀滅發(fā)生的力量本身即是強大的,所以這種強力自身就擁有了美形成的要素,同時,悲劇欣賞者在酒神非理性的沉醉狀態(tài)中,藝術(shù)的氛圍使他們擁有了產(chǎn)生美感的心理體驗,悲劇藝術(shù)的美感使他們將現(xiàn)實的苦痛暫時忘卻或轉(zhuǎn)移,個體的任何痛苦在忘卻自身之后也將蕩然無存。尼采將悲劇藝術(shù)的高度視為最純粹、最真實的生存境界,從悲劇藝術(shù)的高度出發(fā),他希望在現(xiàn)代社會中重新找回這種真正的價值準則,在悲劇藝術(shù)的重生中,將自然的生存狀態(tài)從道德與宗教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到達超越世俗善惡的“超道德”境界,凈化已經(jīng)扭曲了信仰與真理的現(xiàn)代社會。
【關(guān)鍵詞】:尼采 悲劇 酒神精神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516.47;I0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前言6-8
- 第一章 尼采的主要悲劇觀點8-21
- 第一節(jié) 尼懫悲劇思想所受到的影響8-10
- 一、黑格爾的悲劇“沖突”理論9-10
- 二、叔本華的意志論10
- 第二節(jié) 尼采悲劇思想中的三個主要觀點10-21
- 一、悲劇由酒神祭的薩提爾歌隊變形而來11-13
- 二、悲劇中的音樂作用13-16
- 三、悲劇的在內(nèi)外的雙重打擊下滅亡16-21
- 第二章 尼采的悲劇觀中的審美成份分析21-31
- 第一節(jié) 悲劇藝術(shù)美感如何形成21-24
- 一、悲劇美的因素:由犧牲而體現(xiàn)的生命強力22-23
- 二、悲劇美感的產(chǎn)生過程:醉感與錯覺中形成審美23-24
- 第二節(jié) 悲劇審美如何慰藉現(xiàn)實痛苦24-27
- 一、對現(xiàn)實苦痛的美化轉(zhuǎn)移25-26
- 二、毀滅帶來了新生希望26-27
- 第三節(jié) 悲劇審美的非理性特質(zhì)27-31
- 一、理性與悲劇的對立27-29
- 二、非理性的本能=自由的生命意志29-31
- 第三章 從悲劇中對“真” “善”重估31-39
- 第一節(jié) 生存的真實性31-34
- 一、生存之痛:容不下希望的現(xiàn)實人生32-33
- 二、生存之真:痛感中的真實體驗33-34
- 第二節(jié) 善惡之間:道德與信仰的真空之境34-39
- 一、悲劇藝術(shù)的道德超越34-36
- 二、悲劇中的信仰:上帝=酒神=生存意志36-39
- 第四章 尼采悲劇觀的矛盾性39-45
- 第一節(jié) 美感是否真的能拯救生存39-42
- 一、悲劇精神的二律背反性40-41
- 二、生存美學下的悲劇探究41-42
- 第二節(jié) 在悲劇中沉醉的清醒者42-45
- 一、徘徊于狂人與超人之間42-43
- 二、價值重估的悲劇源頭指向43-45
- 結(jié)語45-46
- 參考文獻46-50
- 致謝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譚淵;;尼采神話的興衰——“尼采檔案”對尼采接受史影響研究[J];德國研究;2009年02期
2 任真;;建構(gòu)審美的主體——從康德到尼采[J];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02期
3 成雪峰;;論悲劇的本質(zhì)——對尼采悲劇哲學的闡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本文編號:6106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61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