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變與修辭:以“詩中有畫”為例
本文關鍵詞:符變與修辭:以“詩中有畫”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符際翻譯 詩中有畫 海德格爾的修辭觀 符變修辭 王維 李可染
【摘要】:修辭與翻譯的交互關系雖然較為集中地體現(xiàn)在跨語言、跨文化交際方面,但也會涉及符際和語內(nèi)層面。針對詩中有畫現(xiàn)象,本文在論述了海德格爾的修辭觀之后,聚焦于符際翻譯的修辭效果,認為翻譯活動的言說-傾聽模式展現(xiàn)了一個不斷去蔽、讓本真顯現(xiàn)的過程,實則意味著修辭與解辭、遮蔽與去蔽的辨證統(tǒng)一。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關鍵詞】: 符際翻譯 詩中有畫 海德格爾的修辭觀 符變修辭 王維 李可染
【分類號】:H05;H059;I046
【正文快照】: 在中西方文學、藝術和哲學領域,詩畫的相關與互涉一直備受關注,但少有研究采用修辭學、翻譯學和符號學多學科復合視角思考、探討這一現(xiàn)象。借用海德格爾的修辭觀和雅各布森的“符際翻譯”概念對“詩中有畫”現(xiàn)象加以“再描述”,修辭與翻譯之間的關系將在符號學、哲學、視覺藝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亞猛;當代西方修辭學科建設:迷惘與希望[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曹德和;;內(nèi)容豐富 邏輯嚴謹 創(chuàng)獲甚多 見解深邃——《西方修辭學史》介評[J];外國語言文學;2011年03期
2 王彩麗;袁影;;當代漢譯佛典修辭研究考察——兼論佛教修辭研究的對象、步驟與方法[J];外國語言文學;2013年03期
3 董麗云;;西方修辭視野下權力話語策略及反思[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0年08期
4 曹德和;劉穎;;修辭學和語用學關系的回眸與前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年04期
5 林大津;周耀東;;慢道修辭邊緣化 來日風景可籌劃——“‘中西修辭’論壇·福州·2007”述評[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6 陳麗君;;學科、觀念、智力:“他者”的意義——評劉亞猛教授的《西方修辭學史》[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7 涂家金;;維特根斯坦私人語言論證對新修辭的意義[J];修辭學習;2009年04期
8 武飛;;論立法修辭的要素[J];政治與法律;2012年01期
9 彭璽;;試談在大學英語課程中西方修辭學的設置[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袁影;修辭批評新模式構建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2 崔淑珍;西方英語寫作學的元學科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趙震;;詩與畫的界限融通——也談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白靜野;;談色彩語言的表現(xiàn)作用[J];寫作;1997年12期
3 馬能源;驅(qū)遣想象 詩中有畫——談詩歌欣賞中驅(qū)遣想象的憑借問題[J];閱讀與寫作;1999年11期
4 及云輝;;“詩畫互有”論的美學意義[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5 鐘本康;;小說的詩化 詩化的小說[J];山花;1985年08期
6 胡金萍;;論藝術的聯(lián)系、吸收和發(fā)展[J];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2008年03期
7 何國治;論詩中有畫[J];文藝理論研究;1991年02期
8 韓利民;;古詩中“融畫入詩”技法淺悟[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2年06期
,本文編號:5429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542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