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文學理論論文 >

語圖符號的實指和虛指——文學與圖像關系新論

發(fā)布時間:2017-05-17 12:01

  本文關鍵詞:語圖符號的實指和虛指——文學與圖像關系新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語言和圖像有著不同的意指功能:前者是實指符號,后者是虛指符號,從而導致文學崇實、繪畫尚虛的藝術風格及其不同的評價標準。語言和圖像的關系史證明,能指和所指關系的"任意性"造就了語言的實指本性,"相似性"原則決定了圖像的隱喻本質和虛指體性。人為的制作工藝及其對于視覺機制的迎合,使圖像符號作為"假相"具有了合法性;但是語言作為實指符號本身并不會"說謊","謊言"來自使用語言說話的人。進一步探討可以發(fā)現(xiàn),"隱喻"作為語言修辭意味著語言的圖像化、虛指化,即語言脫離實指功能、變身為圖像(語象)隱喻,從而滑向虛擬的文學空間。語圖符號的實指和虛指并行而不悖,語言實指和語象虛指的交互變體而成就了文學。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
【關鍵詞】圖像化 語言學 實指 語言符號 相似性 語象 隱喻 索緒爾 任意性 虛指化
【分類號】:I0-05
【正文快照】: 語言和圖像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最基本的兩種表意符號。但是,它們的意指功能卻存在重大差異。例如,很多影視受眾可能有著這樣的觀看經驗:當電影機或電視機的影像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時,屏幕一片漆黑或雪花閃爍,只有聲音傳播清晰依舊,受眾仍然可以聽出敘說的大概;反之,如果是它的聲響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夏玉潤;;漫談朱元璋畫像之謎[J];紫禁城;2008年04期

2 趙憲章;;語圖互仿的順勢與逆勢——文學與圖像關系新論[J];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代明;;羌族民間藝術的認同及審美變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2 高蔚;;天地元聲:詩的原初生命形態(tài)[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3 謝健;馮建國;;李煜詞中的女性審美意象和藝術自敘性[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李慶林;;論傳播研究中媒介分析的對象和方法[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5 辛剛國;六朝文學批評視野中的情采關系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6 舒娜;;淺析舞蹈中眼兒“媚”藝術表現(xiàn)[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7 何志堅;;新媒體技術下的“人際冷漠”[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8 殷晶波;;對藝術特征的一種審美性詮釋——試談對莊子“言”“意”觀的認識及其對后世文學批評影響[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0期

9 劉玉葉;;從符號美學視角看漢魏六朝書法評論中的人格比興手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潘曉華;;從《愛》淺談文學語言模糊性的美學意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王一川;;通向詢構批評——當前文學批評的一種取向[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2 呂美生;;姚鼐散文藝術論新解——“以詩為文”論桐城派[A];第三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宋奎波;陳紅兵;;媒介分析學派的媒介技術社會影響思想述評[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4 史志高;;私密空間生產:手機短信社會影響研究的新路徑[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8):傳播媒介與社會空間論文集[C];2008年

5 馮建三;;開或關,這是個問題:評介美國關電視機運動[A];中國傳播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九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胡翼青;;論社會學芝加哥學派對傳播學學科建構的歷史貢獻[A];中國傳播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九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韋世林;;空符號(blank-sign)與空集合的關系初探[A];云南省思維科學學會、云南省邏輯學會2007年聯(lián)合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雪艷;中國當代漢族作家的“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劉紅紅;莊子思想與魏晉時期中國文藝的自覺[D];暨南大學;2010年

4 趙陽;清代中期揚州學派文學思想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5 楊席珍;資本主義擴張路徑下的殖民傳播[D];浙江大學;2010年

6 王峰;數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藝術及其交互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7 陳明達;多樣性與有限性[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程靜;中西創(chuàng)世紀神話對比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9 孫余余;人的虛擬生存與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石實;隱秘的參與[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汪洵;蕭紅小說的感傷品格論[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張宇;清代吉祥紋樣在定制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4 趙芳;導向設計的多維度拓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5 張琳;基于隱喻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吳演麗;論尼爾·波茲曼的電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學;2010年

7 袁佳穗;虛擬環(huán)境下的人際互動[D];湘潭大學;2010年

8 呂娜;都市婚戀題材電視劇敘事策略與文化內涵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孟凡杰;東亞和西歐的“同文”比較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范姝;材料的言說[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趙憲章;;文學和圖像關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江海學刊;2010年01期

2 孫熙春;;詩與畫的融通之始——淺論六朝題畫詩[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 吳輝;[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符存;;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與象似性[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年06期

2 何熊;;論語言符號的理據性[J];甘肅農業(yè);2006年09期

3 尉萬傳;張薇;;語言形式與意義關系認知新解——《隱喻與相似性:文本認知分析法》述評[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4 胡云晚;李守亭;;關于語言符號任意性的再思考[J];大連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5 賴恒靜;論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和理據性[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6 高蕓;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與象似性的辯證關系[J];宜春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7 蔣國學;隱喻與語言符號的任意性[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8 佟福奇;李杰;;淺談語言的任意性與象似性[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5期

9 楊美平;;索緒爾語言學與結構主義文論[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10 姜望琪;;索緒爾的語言任意性[J];外國語言文學研究;2005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姜望琪;;語言符號任意性的實質——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A];高名凱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2 王兆春;;索緒爾符號學說與《墨經》“名實”論之比較[A];“回顧與前瞻:中國邏輯史研究30年”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郭祖儀;;荀子《正名》篇的心理語言思想初探[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4 楚愛聰;;語言學在心理護理中的作用[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石油石化分會成立暨第四屆石油石化心理衛(wèi)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曹劍芬;;漢語韻律切分的語音學和語言學線索[A];新世紀的現(xiàn)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6 張龍祿;;加強能力素質教育 提高醫(yī)學教育質量——嘗試開設《醫(yī)療語言學》選修課程的6年實踐[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教育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高擴昌;任桂婷;;“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的美學特質探析[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8 談文艷;;關于英漢對比下漢語語序的理據性和象似性[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9 陳東有;;江西省語言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總結講話(代跋)[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語言理論的新發(fā)展——2004·學術前沿論壇北京市語言學會專場綜述[A];和諧社會:公共性與公共治理——2004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開 南京大學中文系;說“言”道“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新西蘭語言學校良莠不齊[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3 仝靜海;自費留學不要通過私立語言學校辦理[N];河北日報;2007年

4 文仕;刀世勛:從末代傣王到語言學專家[N];中國民族報;2001年

5 記者 莊建;商務印書館設立“語言學出版基金”[N];光明日報;2002年

6 ;一個世紀后,,地球上的語言將會減少一半[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7 崔繼承 張險峰 馮驥;工程學院 首開“軍事語言學”課程[N];人民武警;2004年

8 唐作藩;語言學一代宗師——王力[N];光明日報;2000年

9 焦新;高中生不能直接赴德上大學[N];中國教育報;2007年

10 劉茜;《漢語方言地圖集》填補語言學空白[N];中國文化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宏宇;索緒爾語言學理論對西方20世紀文學批評理論的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2 范愛賢;漢語言隱喻特質[D];山東大學;2005年

3 劉東方;“五四”時期胡適的文體理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沈小仙;古代官名的語言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5 王敬民;喬納森·卡勒詩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6 孟慶艷;文化符號與人的創(chuàng)造本性[D];吉林大學;2006年

7 李鏡兒;現(xiàn)代漢語擬聲詞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8 金華;俄語句義層次的語言符號學闡釋[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9 李燁鑫;圖像化時代的圖文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10 吳建設;喬納森·卡勒:解讀理論多元時代[D];清華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伍思靜;論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互動關系[D];吉林大學;2006年

2 賈麗影;中日語言中語言符號“上”的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王靜;論語言符號任意性與象似性的互補關系[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曉;語言符號與貨幣的通約性初探[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朱晶;論通感式隱喻[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林學陽;語言發(fā)展的詞匯選擇[D];廈門大學;2006年

7 程學天;俄羅斯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象似性及其翻譯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8 王如玉;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和理據性[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9 郭俊杰;建筑·語言[D];天津大學;2007年

10 劉祥云;任意性與象似性:繼承與超越[D];黑龍江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語圖符號的實指和虛指——文學與圖像關系新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33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733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63e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