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及其作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1-30 17:21
宋玉是宋國人,他曾是宋國太子、元王,后因佞臣讒言與其父王關系失和,被迫流亡到楚國。他大約生于公元前323—318年之間,是繼屈原之后楚國最杰出的辭賦作家。他風流儒雅,立身高潔;他才華橫溢,尤擅辭賦;他積極汲取了《詩經》、諸子以及屈原辭賦等文學精華,“拓宇于楚辭”,開創(chuàng)了賦體文學;他進一步拓展了文學表現(xiàn)領域,開啟了悲秋、山水、女性、娛樂等文學題材創(chuàng)作的先河,對后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然而,由于其作品的散佚,以及受疑古思潮影響等原因,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學術界出現(xiàn)了“揚屈抑宋”的不公正研究趨向。直到20世紀80年代之后,以考古新發(fā)現(xiàn)為契機,宋玉才再次引起學術界的關注。盡管近年來宋玉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仍存在許多不足和值得進一步商榷的問題。 本文借鑒了前人對宋玉辭賦真?zhèn)慰甲C的研究成果,以學術界公認的十一篇宋玉辭賦為具體研究對象,主要采用內證、對比等研究方法,對宋玉其人及其辭賦作品進行了深入研究。 全文分為引言、宋玉的生平、宋玉的思想和人格特征、宋玉辭賦的文學價值、結語,共五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回顧了學術界對宋玉及其辭賦研究的概況,并介紹本選題的學術意義和解決...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宋玉的生平
(一) 宋玉的身世經歷
(二) 宋玉生年探考
二、 宋玉的思想和人格特征
(一) 宋玉的思想
1.宋玉的政治思想
(1)忠君愛國
(2)舉賢任能
(3)體恤民眾
2.宋玉的修身自律思想
(1)尚雅薄俗
(2)自律守禮
(二) 宋玉的人格特征
1.才高
2.氣逸
3.學深
4.習雅
三、 宋玉作品的文學價值
(一) 宋玉作品的流傳情況及歷代學者對其作品的考訂
1.宋玉作品的流傳情況
2.歷代學者對宋玉作品的考訂
(二) 宋玉作品的文學價值
1.創(chuàng)“攝外物入詩以傳情”之典范
2.全方位刻畫女性儀態(tài)情思
(1)神女乃自然景觀與人間佳麗的交融
(2)塑造民間麗女形象
3.微言諷諫藝術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招魂》乃宋玉自招其生魂[J]. 云承俊,付希亮. 語文學刊. 2013(19)
[2]《文心雕龍·養(yǎng)氣》篇主旨辨[J]. 劉雋一. 天中學刊. 2011(04)
[3]關于宋玉作品真?zhèn)螁栴}的共識與分歧[J]. 金榮權. 職大學報. 2011(01)
[4]宋玉文化──一筆珍貴的歷史遺產[J]. 程本興. 湖北社會科學. 2008(07)
[5]論宋玉的思想[J]. 劉剛.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6(03)
[6]宋玉立身本高潔——對郭沫若先生《關于宋玉》的初步質疑[J]. 楊斌慶,程本興. 湖北社會科學. 2004(02)
[7]哀婉之情,實為獨絕——從文學主題史的延展新創(chuàng)過程看宋玉的地位[J]. 王立,賀陶樂.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3(05)
[8]論《宋玉集》[J]. 鄭良樹. 文獻. 1995(04)
[9]宋玉生平考[J]. 彭德. 東南文化. 1992(06)
[10]論宋玉辭賦的女性美及其創(chuàng)作心態(tài)[J]. 毛慶.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2(03)
本文編號:3733289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宋玉的生平
(一) 宋玉的身世經歷
(二) 宋玉生年探考
二、 宋玉的思想和人格特征
(一) 宋玉的思想
1.宋玉的政治思想
(1)忠君愛國
(2)舉賢任能
(3)體恤民眾
2.宋玉的修身自律思想
(1)尚雅薄俗
(2)自律守禮
(二) 宋玉的人格特征
1.才高
2.氣逸
3.學深
4.習雅
三、 宋玉作品的文學價值
(一) 宋玉作品的流傳情況及歷代學者對其作品的考訂
1.宋玉作品的流傳情況
2.歷代學者對宋玉作品的考訂
(二) 宋玉作品的文學價值
1.創(chuàng)“攝外物入詩以傳情”之典范
2.全方位刻畫女性儀態(tài)情思
(1)神女乃自然景觀與人間佳麗的交融
(2)塑造民間麗女形象
3.微言諷諫藝術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招魂》乃宋玉自招其生魂[J]. 云承俊,付希亮. 語文學刊. 2013(19)
[2]《文心雕龍·養(yǎng)氣》篇主旨辨[J]. 劉雋一. 天中學刊. 2011(04)
[3]關于宋玉作品真?zhèn)螁栴}的共識與分歧[J]. 金榮權. 職大學報. 2011(01)
[4]宋玉文化──一筆珍貴的歷史遺產[J]. 程本興. 湖北社會科學. 2008(07)
[5]論宋玉的思想[J]. 劉剛.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6(03)
[6]宋玉立身本高潔——對郭沫若先生《關于宋玉》的初步質疑[J]. 楊斌慶,程本興. 湖北社會科學. 2004(02)
[7]哀婉之情,實為獨絕——從文學主題史的延展新創(chuàng)過程看宋玉的地位[J]. 王立,賀陶樂.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3(05)
[8]論《宋玉集》[J]. 鄭良樹. 文獻. 1995(04)
[9]宋玉生平考[J]. 彭德. 東南文化. 1992(06)
[10]論宋玉辭賦的女性美及其創(chuàng)作心態(tài)[J]. 毛慶.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2(03)
本文編號:37332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73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