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形象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24 15:16
孫權是三國時期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孫權的形象從真實的歷史人物記錄到有血有肉、豐滿的藝術形象刻畫,歷經了一千多年的時間跨度和流變歷程,其流變的軌跡也很完整,歷經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以陳壽《三國志》對孫權的記載為起點,裴松之對《三國志》所作注為補充,對孫權形象進行多角度的詮釋。在《三國志》中孫權是果敢仁智、善于用人的東吳首領形象,在裴注中增加了對其批判的內容;第二個階段是隋唐時期的孫權形象,正史中的孫權形象受史傳的影響,而在野史筆記和唐詩文中逐漸擺脫史傳的束縛,開始由歷史人物過渡到文學形象,這一時期也成為孫權形象流變的關鍵節(jié)點。唐代詩文對孫權的評價以積極評價為主,到了晚唐時期對孫權的評價趨于邊緣化;第三個階段為宋元時期,宋詩文、宋元話本及元雜劇中對孫權的描寫及評價分化為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宋詩文中對孫權形象的描寫以贊頌為主,表現了孫權英勇無敵,膽略超群的形象特點;另一個層面是在宋元話本及元雜劇中對孫權形象的描寫及評價延續(xù)隋唐時期否定和負面評價為主,突出表現出孫權優(yōu)柔寡斷,性格懦弱膽小的形象特點;第四個階段是宋元時期,隨著明清小說的...
【文章來源】:渤海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ENGLISH CONTENT
引言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史籍中的孫權形象
第一節(jié) 陳壽《三國志》中的孫權形象
第二節(jié) 裴松之注中多元化發(fā)展的孫權形象
第三節(jié) 《三國志》與裴注中孫權形象差異的原因及背景
第二章 隋唐時期史傳文學中的孫權形象
第一節(jié) 隋唐時期正史與野史中的孫權形象
第二節(jié) 唐詩中的孫權形象
第三節(jié) 隋唐時期孫權形象被邊緣化的原因及背景
第三章 宋元時期文學作品中的孫權形象
第一節(jié) 宋代詩文中的孫權形象
第二節(jié) 《三國志平話》中的孫權形象
第三節(jié) 元雜劇中的孫權形象
第四節(jié) 宋元時期孫權形象流變的原因及背景
第四章 明清時期小說中的孫權形象
第一節(jié) 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孫權形象
第二節(jié) 毛評本《三國演義》中的孫權形象
第三節(jié) 明清時期孫權形象流變的原因及背景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孫權歷史年表
后記
作者攻讀學位期間的學術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孫吳統治者之文化特征及其與儒學士大夫之政治關系[J]. 王永平. 南都學壇. 2011(02)
[2]從純文本角度看《三國演義》中魯肅形象[J]. 王偉. 文學教育(下). 2007(10)
[3]孤本《東吳記》述略[J]. 王玨丹. 四川戲劇. 2006(04)
[4]論《三國演義》的尚理傾向及其傳達方式[J]. 曹萌. 明清小說研究. 2006(02)
[5]《三國演義》的雙向建構與解讀[J]. 宋培憲. 明清小說研究. 2006(01)
[6]氣吞萬里如虎——論《三國演義》孫權形象[J]. 白盾. 黃山學院學報. 2003(01)
[7]《三國演義》對關羽的描繪及其文化意蘊[J]. 王同書. 明清小說研究. 2002(02)
[8]《三國演義》的抒情藝術[J]. 劉永良. 明清小說研究. 2002(01)
[9]《三國演義》塑造人物的技法探析[J]. 雷勇. 漢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2001(02)
[10]《三國演義》降者形象的文化解讀[J]. 莊錫華. 明清小說研究. 2001(01)
本文編號:3642988
【文章來源】:渤海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ENGLISH CONTENT
引言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史籍中的孫權形象
第一節(jié) 陳壽《三國志》中的孫權形象
第二節(jié) 裴松之注中多元化發(fā)展的孫權形象
第三節(jié) 《三國志》與裴注中孫權形象差異的原因及背景
第二章 隋唐時期史傳文學中的孫權形象
第一節(jié) 隋唐時期正史與野史中的孫權形象
第二節(jié) 唐詩中的孫權形象
第三節(jié) 隋唐時期孫權形象被邊緣化的原因及背景
第三章 宋元時期文學作品中的孫權形象
第一節(jié) 宋代詩文中的孫權形象
第二節(jié) 《三國志平話》中的孫權形象
第三節(jié) 元雜劇中的孫權形象
第四節(jié) 宋元時期孫權形象流變的原因及背景
第四章 明清時期小說中的孫權形象
第一節(jié) 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孫權形象
第二節(jié) 毛評本《三國演義》中的孫權形象
第三節(jié) 明清時期孫權形象流變的原因及背景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孫權歷史年表
后記
作者攻讀學位期間的學術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孫吳統治者之文化特征及其與儒學士大夫之政治關系[J]. 王永平. 南都學壇. 2011(02)
[2]從純文本角度看《三國演義》中魯肅形象[J]. 王偉. 文學教育(下). 2007(10)
[3]孤本《東吳記》述略[J]. 王玨丹. 四川戲劇. 2006(04)
[4]論《三國演義》的尚理傾向及其傳達方式[J]. 曹萌. 明清小說研究. 2006(02)
[5]《三國演義》的雙向建構與解讀[J]. 宋培憲. 明清小說研究. 2006(01)
[6]氣吞萬里如虎——論《三國演義》孫權形象[J]. 白盾. 黃山學院學報. 2003(01)
[7]《三國演義》對關羽的描繪及其文化意蘊[J]. 王同書. 明清小說研究. 2002(02)
[8]《三國演義》的抒情藝術[J]. 劉永良. 明清小說研究. 2002(01)
[9]《三國演義》塑造人物的技法探析[J]. 雷勇. 漢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2001(02)
[10]《三國演義》降者形象的文化解讀[J]. 莊錫華. 明清小說研究. 2001(01)
本文編號:36429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64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