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先秦文學作品中的憂患意識
發(fā)布時間:2021-11-22 12:30
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遺產(chǎn)之一,是東方偉大文明的智慧結(jié)晶,肇源于西周,發(fā)展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結(jié)構(gòu)的形成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中華文明之所以成為全世界五千年唯一一脈相承的偉大文明系統(tǒng),就是因為中國自古具有生于憂患,居安思危,多難興邦的憂患意識。憂患意識是一種高度成熟的智慧,它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有重要的影響。在中國,“憂患”一詞最早見于戰(zhàn)國中期的《周易》、《孟子》中!吨芤住は缔o下》:“<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1]89《孟子·告子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2]作為一個學術概念,憂患意識的出現(xiàn)最早是在1962年,由徐復觀先生提出的。他認為所謂憂患意識“乃人類精神開始直接對事物發(fā)生責任感的表現(xiàn),也即是精神上開始有了人地自覺的表現(xiàn)”[3]18-19。在現(xiàn)代意義上概括,憂患意識是“歷史主體在社會發(fā)展轉(zhuǎn)折時期或關鍵時期的一種清醒的防范意識和預見意識,源于自覺的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表現(xiàn)為堅強意志和奮發(fā)精神。憂患意識表現(xiàn)出的是社會主體的一種精神自覺,是這種主體對改造世界的一種強烈的責任感...
【文章來源】:重慶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緒論
1.1 課題的提出與研究的文化價值
1.1.1 課題的提出
1.1.2 研究的文化價值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 課題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之處
1.3.1 課題研究方法
1.3.2 創(chuàng)新之處
2 先秦憂患意識發(fā)展概述
2.1 憂患意識與文明、民族興衰的關系
2.1.1 中國古代圣賢提出憂患意識的命題
2.1.2 西方哲人湯因比的“文明與挑戰(zhàn)”
2.2 中國先秦時期憂患意識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2.2.1 西周時期之前的憂患心緒
2.2.2 西周到戰(zhàn)國末年的憂患意識
3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憂患心緒
4 先秦詩歌中的憂患意識
4.1 《詩經(jīng)》中的憂患意識
4.1.1 《詩經(jīng)》簡介
4.1.2 《詩經(jīng)》中的憂患意識分析
4.2 《離騷》中的憂患意識
4.2.1 楚文化簡介
4.2.2 《離騷》中的憂患意識分析
5 先秦散文中的憂患意識
5.1 諸子散文中的憂患意識
5.1.1 儒家思想中的憂患意識
5.1.2 道家思想中的憂患意識
5.2 歷史散文中的憂患意識
5.2.1 先秦歷史散文簡介
5.2.2 先秦歷史散文中的憂患意識
6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上古歌謠:中國詩歌和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風格的源頭[J]. 伍海霞. 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 2009(03)
[2]甲骨卜辭中的災禍詞研究[J]. 蔡亞琴. 宜春學院學報. 2008(05)
[3]《詩經(jīng)》憂患意識原論[J]. 李金坤. 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6)
[4]論屈原的憂患意識[J]. 唐祖敏. 梧州學院學報. 2006(04)
[5]論春秋時期的憂患意識[J]. 陳智勇. 南都學壇. 2004(02)
[6]儒家憂患意識與歷代中國知識分子[J]. 劉揚烈,劉健芬. 重慶教育學院學報. 2002(05)
[7]從“二雅”看周人的憂患意識[J]. 華鋒. 中州學刊. 1999(01)
[8]中國古代“憂患意識”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J]. 夏乃儒.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9(03)
本文編號:3511693
【文章來源】:重慶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緒論
1.1 課題的提出與研究的文化價值
1.1.1 課題的提出
1.1.2 研究的文化價值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 課題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之處
1.3.1 課題研究方法
1.3.2 創(chuàng)新之處
2 先秦憂患意識發(fā)展概述
2.1 憂患意識與文明、民族興衰的關系
2.1.1 中國古代圣賢提出憂患意識的命題
2.1.2 西方哲人湯因比的“文明與挑戰(zhàn)”
2.2 中國先秦時期憂患意識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2.2.1 西周時期之前的憂患心緒
2.2.2 西周到戰(zhàn)國末年的憂患意識
3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憂患心緒
4 先秦詩歌中的憂患意識
4.1 《詩經(jīng)》中的憂患意識
4.1.1 《詩經(jīng)》簡介
4.1.2 《詩經(jīng)》中的憂患意識分析
4.2 《離騷》中的憂患意識
4.2.1 楚文化簡介
4.2.2 《離騷》中的憂患意識分析
5 先秦散文中的憂患意識
5.1 諸子散文中的憂患意識
5.1.1 儒家思想中的憂患意識
5.1.2 道家思想中的憂患意識
5.2 歷史散文中的憂患意識
5.2.1 先秦歷史散文簡介
5.2.2 先秦歷史散文中的憂患意識
6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上古歌謠:中國詩歌和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風格的源頭[J]. 伍海霞. 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 2009(03)
[2]甲骨卜辭中的災禍詞研究[J]. 蔡亞琴. 宜春學院學報. 2008(05)
[3]《詩經(jīng)》憂患意識原論[J]. 李金坤. 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6)
[4]論屈原的憂患意識[J]. 唐祖敏. 梧州學院學報. 2006(04)
[5]論春秋時期的憂患意識[J]. 陳智勇. 南都學壇. 2004(02)
[6]儒家憂患意識與歷代中國知識分子[J]. 劉揚烈,劉健芬. 重慶教育學院學報. 2002(05)
[7]從“二雅”看周人的憂患意識[J]. 華鋒. 中州學刊. 1999(01)
[8]中國古代“憂患意識”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J]. 夏乃儒.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9(03)
本文編號:35116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51169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