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亡教訓總結(jié)與西漢散文辭賦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9 01:32
在西漢,許多人從不同的角度對秦朝經(jīng)驗教訓進行總結(jié),這些總結(jié)具有史學、文學、哲學等多方面的價值。對漢人論秦的研究,大部分人還是局限于從“史”的方面去把握,而真正從“文學”這個角度去把握這個問題的,確實不多見,并且也只是集中于《過秦論》這一篇文章。從關注時期來看,除王健文等少數(shù)學者外,大部分學者對“漢人論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祖至景帝時期,特別是晁錯、賈誼、陸賈等人。缺乏對西漢王朝“過秦”之論的整體關照。而本文主要探討的是:秦朝經(jīng)驗教訓的總結(jié)在西漢散文辭賦當中是如何表現(xiàn)、又是如何發(fā)展的。此外,本文還對此類文章的行文風格、文學手法、審美意義進行分析。另外,本文還將試圖回答以下問題:在對漢人論秦的研究成果當中,史學性著作較多,而文學性成果較少,如何在紛繁的史學線索當中,提煉出秦朝經(jīng)驗教訓的總結(jié)在西漢文學當中的發(fā)展脈絡?這種文學性的發(fā)展脈絡與史學的關系如何?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二者之間的關系?另外,在現(xiàn)有的一些研究成果當中,還涉及到一些哲學思想史方面的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是如何影響漢人論秦的文學特質(zhì)的?我們能不能以單一的文學視角去看待這個問題?如果不能,我們又將如何處理文學、史學、哲學等不同領域?qū)W科在漢人...
【文章來源】:廣州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漢人對秦亡教訓的總結(jié)
2.1 秦朝興亡
2.2 漢人對秦亡教訓的總結(jié)
2.2.1 高祖到景帝時期:力求客觀全面
2.2.2 武帝時期:多片面性、功利性
2.2.3 昭帝到王莽時期:歷史與現(xiàn)實的雙向互動
2.3 “對歷史的反思”與“表達需要之間”的平衡
第三章 秦亡教訓的總結(jié)在西漢散文辭賦當中表現(xiàn)
3.1 秦亡教訓的總結(jié)在西漢散文當中的表現(xiàn)
3.1.1 “引述歷史”的集中與分散
3.1.2 西漢散文對“秦朝歷史”的文學加工
3.1.3 形式的鋪陳對“秦亡”材料引用的影響
3.2 秦亡教訓的總結(jié)在西漢賦當中的體現(xiàn)
3.2.1 豐富了西漢賦的內(nèi)容
3.2.2 加強了西漢賦的“諷諫”色彩
第四章 西漢總結(jié)秦亡的教訓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4.1 對后世文學作品總結(jié)秦亡教訓思想的影響
4.2 對后世文學作品論史模式的影響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504015
【文章來源】:廣州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漢人對秦亡教訓的總結(jié)
2.1 秦朝興亡
2.2 漢人對秦亡教訓的總結(jié)
2.2.1 高祖到景帝時期:力求客觀全面
2.2.2 武帝時期:多片面性、功利性
2.2.3 昭帝到王莽時期:歷史與現(xiàn)實的雙向互動
2.3 “對歷史的反思”與“表達需要之間”的平衡
第三章 秦亡教訓的總結(jié)在西漢散文辭賦當中表現(xiàn)
3.1 秦亡教訓的總結(jié)在西漢散文當中的表現(xiàn)
3.1.1 “引述歷史”的集中與分散
3.1.2 西漢散文對“秦朝歷史”的文學加工
3.1.3 形式的鋪陳對“秦亡”材料引用的影響
3.2 秦亡教訓的總結(jié)在西漢賦當中的體現(xiàn)
3.2.1 豐富了西漢賦的內(nèi)容
3.2.2 加強了西漢賦的“諷諫”色彩
第四章 西漢總結(jié)秦亡的教訓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4.1 對后世文學作品總結(jié)秦亡教訓思想的影響
4.2 對后世文學作品論史模式的影響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5040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50401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