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高中教科書收錄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8 12:56
中韓兩國是鄰邦,已經(jīng)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和文化交流歷史,在古代的眾多文獻里很容易可以看出兩國之間的密切交流關(guān)系,中國對韓國產(chǎn)生了重要歷史影響,其中中國現(xiàn)代文學對韓國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墒怯捎谛轮袊某闪ⅲ瑑蓢g在政治上產(chǎn)生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兩國之間斷交了幾十年,這樣在文學上接觸的機會也逐漸減少。隨著歷史的時鐘撥轉(zhuǎn)到現(xiàn)代,中韓兩國歷史出現(xiàn)了同樣的突破點,即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為中韓兩國在文學上的交流打破了冷的鐵幕,為中韓兩國的文學交流帶來了歷史性的轉(zhuǎn)機。日本試圖通過占領(lǐng)韓國作為侵略中國的立腳點,因此中韓兩國被侵略的時間有差異。但是兩國在同樣受到戰(zhàn)爭摧殘的情況下,彼此肯定會產(chǎn)生同病相憐的感受。這樣,中韓兩國在文學方面有了新的交流。韓國研究中國現(xiàn)代文學已有90多年的歷史,剛開始可能只是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比較感興趣,因而開始將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翻譯、介紹到韓國,不過隨著研究的深入,韓國國內(nèi)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研究產(chǎn)生了豐碩的成果。在韓國國內(nèi)比較有名氣的大學里基本上都設(shè)立了中文系,在中學和高中也開設(shè)了漢語作為第二外語課程,讓學生們從初中和高中就開始學習漢語。近來由于時代的要求,韓國與中國的交流上比較重視語言...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4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韓國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起源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
第三節(jié) 韓國教科書收錄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的意義
第四節(jié) 研究對象的界定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韓國近代教科書的歷史
第一節(jié) 近代時期的韓國教科書
一、 開化時期的教科書(1880年代~1910年)
二、 教科書的編輯
第二節(jié) 日本搶占時期的教科書(1910年~1945年8月)
一、 教科用圖書出版的受難
二、 教科用圖書出版的特征
第三節(jié) 光復以后的教科書
一、 理解特殊時期的前提
二、 美國軍政教育的展開和教科用圖書的編輯
第三章 韓國現(xiàn)代七次教育課程期
第一節(jié) 第一次教科課程期的教科書(1954.4~1963.2)
一、 第一次教科課程的成立
二、 教科書的出版
第二節(jié) 第二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1963.2~1973.2)
一、 第二次教育課程期的成立
二、 第二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編輯和發(fā)行
第三節(jié) 第三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1973.4~1981.12)
一、 第三次教育課程的成立
二、 教科書的編輯活動
第四節(jié) 第四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1981.12~1987.6)
一、 第四次教育課程期教科書的編輯和發(fā)行
二、 教科書開發(fā)范圍的調(diào)整
第五節(jié) 第五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1987.6~1992.6)
一、 第五次教育課程期的成立
二、 認定圖書的發(fā)行
第六節(jié) 第六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1992.6~1997.12)
一、 第六次教育課程的特征
二、 第六次教育課程期教科書編輯和發(fā)行
第七節(jié) 第七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1997.12~2007.2)
一、 第七次教育課程的成立
二、 教科書編輯種類
第四章 韓國教科書里收錄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的意義
第一節(jié) 《中國語》教科書
一、 《中國語》教科書的特征
二、 《中國語》教科書內(nèi)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的概念
第二節(jié) 文化教育和文化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
一、 文學教育和文化
二、 作品收錄的選定條件
第三節(jié) 《文學》教科書
一、 《文學》教科書的編輯
二、 教育題材的中國文學
三、 韓國教科書對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的選定標準
第五章 韓國教科書收錄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家與韓國的文學交流史
第一節(jié) 韓國早期接受中國新文學的歷史
第二節(jié) 韓國教科書與孫中山
一、 孫中山大力支持韓國的獨立
二、 與韓國新聞界的友好關(guān)系
第三節(jié) 韓國教科書與梁啟超
一、 梁啟超文學思想在韓國的傳播
二、 梁啟超對韓國的理解
第四節(jié) 韓國教科書與胡適
一、 韓國教科書對胡適作品的收錄
二、 胡適與韓國的交流
三、 韓國對胡適文學作品的介紹
第五節(jié) 韓國教科書與巴金
一、 巴金所認識的韓國
二、 巴金與韓國的交流
第六章 韓國教科書與魯迅
第一節(jié) 韓國對于魯迅研究的簡況
一、 韓國對于魯迅研究的時期劃分
二、 韓國對于魯迅作品的翻譯與介紹
第二節(jié) 韓國教科書收錄的魯迅作品
一、 韓國《中國語》教科書對魯迅文學作品的收錄
二、 韓國《文學》教科書對魯迅文學作品的收錄
第三節(jié) 魯迅及其作品對韓國的影響
一、 韓國對魯迅文學作品的評價
二、 魯迅以及魯迅文學的影響
三、 魯迅及其文學作品在韓國的意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在學期間學術(shù)成果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韓國魯迅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評《韓國魯迅研究論文集》[J]. 楊劍龍. 華文文學. 2008(02)
[2]韓國的教科書出版與教科書政策[J]. 李鐘國,孫素青,金春英. 中國出版. 1996(05)
[3]魯迅文學的創(chuàng)作手法與現(xiàn)實主義[J]. 嚴英旭. 魯迅研究月刊. 1994(10)
[4]韓國地區(qū)魯迅研究新動向(1984-1993)[J]. 嚴英旭. 魯迅研究月刊. 1994(01)
本文編號:3502938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4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韓國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起源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
第三節(jié) 韓國教科書收錄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的意義
第四節(jié) 研究對象的界定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韓國近代教科書的歷史
第一節(jié) 近代時期的韓國教科書
一、 開化時期的教科書(1880年代~1910年)
二、 教科書的編輯
第二節(jié) 日本搶占時期的教科書(1910年~1945年8月)
一、 教科用圖書出版的受難
二、 教科用圖書出版的特征
第三節(jié) 光復以后的教科書
一、 理解特殊時期的前提
二、 美國軍政教育的展開和教科用圖書的編輯
第三章 韓國現(xiàn)代七次教育課程期
第一節(jié) 第一次教科課程期的教科書(1954.4~1963.2)
一、 第一次教科課程的成立
二、 教科書的出版
第二節(jié) 第二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1963.2~1973.2)
一、 第二次教育課程期的成立
二、 第二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編輯和發(fā)行
第三節(jié) 第三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1973.4~1981.12)
一、 第三次教育課程的成立
二、 教科書的編輯活動
第四節(jié) 第四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1981.12~1987.6)
一、 第四次教育課程期教科書的編輯和發(fā)行
二、 教科書開發(fā)范圍的調(diào)整
第五節(jié) 第五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1987.6~1992.6)
一、 第五次教育課程期的成立
二、 認定圖書的發(fā)行
第六節(jié) 第六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1992.6~1997.12)
一、 第六次教育課程的特征
二、 第六次教育課程期教科書編輯和發(fā)行
第七節(jié) 第七次教育課程期的教科書(1997.12~2007.2)
一、 第七次教育課程的成立
二、 教科書編輯種類
第四章 韓國教科書里收錄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的意義
第一節(jié) 《中國語》教科書
一、 《中國語》教科書的特征
二、 《中國語》教科書內(nèi)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的概念
第二節(jié) 文化教育和文化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
一、 文學教育和文化
二、 作品收錄的選定條件
第三節(jié) 《文學》教科書
一、 《文學》教科書的編輯
二、 教育題材的中國文學
三、 韓國教科書對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的選定標準
第五章 韓國教科書收錄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家與韓國的文學交流史
第一節(jié) 韓國早期接受中國新文學的歷史
第二節(jié) 韓國教科書與孫中山
一、 孫中山大力支持韓國的獨立
二、 與韓國新聞界的友好關(guān)系
第三節(jié) 韓國教科書與梁啟超
一、 梁啟超文學思想在韓國的傳播
二、 梁啟超對韓國的理解
第四節(jié) 韓國教科書與胡適
一、 韓國教科書對胡適作品的收錄
二、 胡適與韓國的交流
三、 韓國對胡適文學作品的介紹
第五節(jié) 韓國教科書與巴金
一、 巴金所認識的韓國
二、 巴金與韓國的交流
第六章 韓國教科書與魯迅
第一節(jié) 韓國對于魯迅研究的簡況
一、 韓國對于魯迅研究的時期劃分
二、 韓國對于魯迅作品的翻譯與介紹
第二節(jié) 韓國教科書收錄的魯迅作品
一、 韓國《中國語》教科書對魯迅文學作品的收錄
二、 韓國《文學》教科書對魯迅文學作品的收錄
第三節(jié) 魯迅及其作品對韓國的影響
一、 韓國對魯迅文學作品的評價
二、 魯迅以及魯迅文學的影響
三、 魯迅及其文學作品在韓國的意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在學期間學術(shù)成果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韓國魯迅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評《韓國魯迅研究論文集》[J]. 楊劍龍. 華文文學. 2008(02)
[2]韓國的教科書出版與教科書政策[J]. 李鐘國,孫素青,金春英. 中國出版. 1996(05)
[3]魯迅文學的創(chuàng)作手法與現(xiàn)實主義[J]. 嚴英旭. 魯迅研究月刊. 1994(10)
[4]韓國地區(qū)魯迅研究新動向(1984-1993)[J]. 嚴英旭. 魯迅研究月刊. 1994(01)
本文編號:35029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50293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