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視角下《匆匆》英譯賞析——以朱純深與葛浩文譯文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6-18 16:12
口語化語言和豐富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備受國內(nèi)外譯者關(guān)注,但國內(nèi)譯文研究偏重關(guān)注少數(shù)國內(nèi)譯者,且較少涉及《匆匆》英譯修辭研究。在國內(nèi)相關(guān)研究基礎(chǔ)上,比較朱純深和葛浩文譯文對《匆匆》排比、比喻、擬人、疑問、疊詞和反復(fù)等修辭格的處理手法,以期對散文英譯提供有益借鑒。
【文章來源】: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20,29(04)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匆匆》英譯修辭研究現(xiàn)狀
二、朱純深與葛浩文《匆匆》英譯修辭分析
(一)排比
(二)比喻
(三) 擬人
(四)疑問
(五)疊詞
(六)反復(fù)
結(jié)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匆匆》英譯本的修辭風格——以朱純深版為例[J]. 劉曉靜. 出版廣角. 2019(18)
[2]朱自清散文《匆匆》英譯文賞析之修辭學翻譯理論視域下[J]. 秦俊歌,張小飛.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 2017(11)
[3]中國文學翻譯出版“走出去”:問題與對策[J]. 黃梨. 出版廣角. 2016(02)
[4]張培基譯《匆匆》中所用的修辭手法賞析[J]. 鄒斌.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16(01)
[5]《匆匆》英譯本中修辭風格的再現(xiàn)——基于功能對等理論的視角[J]. 翟子惠,劉凌玲. 欽州學院學報. 2015(12)
[6]從音律美的角度分析疊詞的英譯——以《匆匆》的兩個英譯本為例[J]. 蔡丹,陳文安.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4(09)
[7]《匆匆》兩譯本修辭翻譯風格對比研究[J]. 閔西鴻.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4)
[8]基于平行語料庫的《匆匆》譯文的修辭賞析[J]. 李政文. 科技信息. 2010(17)
[9]匆匆[J]. 朱自清,朱純深. 中國翻譯. 1994(04)
本文編號:3236976
【文章來源】: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20,29(04)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匆匆》英譯修辭研究現(xiàn)狀
二、朱純深與葛浩文《匆匆》英譯修辭分析
(一)排比
(二)比喻
(三) 擬人
(四)疑問
(五)疊詞
(六)反復(fù)
結(jié)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匆匆》英譯本的修辭風格——以朱純深版為例[J]. 劉曉靜. 出版廣角. 2019(18)
[2]朱自清散文《匆匆》英譯文賞析之修辭學翻譯理論視域下[J]. 秦俊歌,張小飛.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 2017(11)
[3]中國文學翻譯出版“走出去”:問題與對策[J]. 黃梨. 出版廣角. 2016(02)
[4]張培基譯《匆匆》中所用的修辭手法賞析[J]. 鄒斌.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16(01)
[5]《匆匆》英譯本中修辭風格的再現(xiàn)——基于功能對等理論的視角[J]. 翟子惠,劉凌玲. 欽州學院學報. 2015(12)
[6]從音律美的角度分析疊詞的英譯——以《匆匆》的兩個英譯本為例[J]. 蔡丹,陳文安.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4(09)
[7]《匆匆》兩譯本修辭翻譯風格對比研究[J]. 閔西鴻.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4)
[8]基于平行語料庫的《匆匆》譯文的修辭賞析[J]. 李政文. 科技信息. 2010(17)
[9]匆匆[J]. 朱自清,朱純深. 中國翻譯. 1994(04)
本文編號:32369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23697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