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的特點及翻譯——以《阿麗思漫游奇境記》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6-17 23:03
接受美學在20世紀60年代首次被提出,它為文學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同時也極大豐富了文學翻譯的研究視角。而兒童文學作品在孩子的成長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兒童的認知、心理和語言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所以本文以接受美學為理論依據(jù),以趙元任所譯的《阿麗思漫游奇境記》譯本為主,從"期待視野"和"讀者角色與地位"兩個方面探討了兒童文學的翻譯,探索它對兒童文學翻譯的可行性。
【文章來源】:今古文創(chuàng). 2020,(19)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兒童文學的特點
(一)主題積極鮮明
(二)題材廣泛深刻
(三)語言生動形象
二、兒童翻譯與接受美學
三、《阿麗思漫游奇境記》翻譯中的接受美學
(一)兒童讀者的期待視野
(二)讀者角色和地位
1. 詞匯層面
2. 修辭層面
3. 文化層面
四、結(jié)論
本文編號:3236086
【文章來源】:今古文創(chuàng). 2020,(19)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兒童文學的特點
(一)主題積極鮮明
(二)題材廣泛深刻
(三)語言生動形象
二、兒童翻譯與接受美學
三、《阿麗思漫游奇境記》翻譯中的接受美學
(一)兒童讀者的期待視野
(二)讀者角色和地位
1. 詞匯層面
2. 修辭層面
3. 文化層面
四、結(jié)論
本文編號:32360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23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