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珍珠《水滸傳》譯本中女性形象的重構(gòu)與翻譯途徑
發(fā)布時間:2021-04-18 01:00
施耐庵在《水滸傳》中塑造的為數(shù)不多的女性人物形象,無論是潘金蓮、潘巧云、閻婆惜、賈氏等超越婦德規(guī)范的女性,還是扈三娘、孫二娘、顧大嫂等梁山女英雄,都帶有作者施耐庵對女性的程式化歧視,帶有濃厚的中國封建男權(quán)文化色彩和宋明理學的印痕。賽珍珠一方面主要采用異化策略對《水滸傳》中女性人物進行如實翻譯,另一方面出于對接受語境、目標語讀者的美學品味和女權(quán)主義思潮的考慮,對這些女性悲劇人物都按照自己的文化趣味采用了有意不譯、意譯與改譯、增譯、減譯等歸化策略,并在英語世界獲得認同,由此形成了女性形象在譯作與原作中的美學反差。從原著、讀者、譯者三個角度分析,賽珍珠的翻譯實踐及其翻譯策略,對今天的翻譯工作者能提供諸多啟示。
【文章來源】: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33(04)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施耐庵對《水滸傳》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偏頗
二、賽珍珠《水滸傳》譯本對女性形象的重塑及美學效果
三、賽珍珠翻譯《水滸傳》文學再創(chuàng)作的啟示
四、余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賽珍珠跨文化書寫、闡釋和傳播中的前瞻性與開拓性[J]. 姚君偉,姚望.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 2018(01)
[2]當下中國賽珍珠研究:對象與方法[J]. 姚君偉. 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3]合作翻譯視閾中的賽譯《水滸傳》評價[J]. 鐘再強. 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4)
[4]典籍英譯中的“中國話語”研究——以賽珍珠《水滸傳》英譯為例[J]. 曹靈美,唐艷芳. 外語教學. 2017(04)
[5]賽珍珠與亞洲[J]. 郭英劍. 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6]從讀者接受理論看外宣翻譯中的讀者關(guān)照——黃友義、徐明強訪談錄[J]. 尹佳. 中國翻譯. 2016(05)
[7]《水滸傳》賽珍珠英譯本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讀[J]. 胡嬋,劉萍. 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04)
[8]賽珍珠《水滸傳》譯本中女性形象的翻譯策略[J]. 劉萍,胡嬋. 考試周刊. 2014(65)
[9]論《水滸傳》不同版本的文學價值——以評林本和貫華堂本為中心[J]. 涂秀虹. 文史哲. 2013(04)
[10]從女性主義視角看賽珍珠對《水滸傳》中女性形象的傳譯[J]. 吳靜.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11)
碩士論文
[1]賽珍珠《水滸傳》譯本中的女性形象翻譯研究[D]. 胡嬋.華中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144485
【文章來源】: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33(04)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施耐庵對《水滸傳》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偏頗
二、賽珍珠《水滸傳》譯本對女性形象的重塑及美學效果
三、賽珍珠翻譯《水滸傳》文學再創(chuàng)作的啟示
四、余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賽珍珠跨文化書寫、闡釋和傳播中的前瞻性與開拓性[J]. 姚君偉,姚望.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 2018(01)
[2]當下中國賽珍珠研究:對象與方法[J]. 姚君偉. 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3]合作翻譯視閾中的賽譯《水滸傳》評價[J]. 鐘再強. 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4)
[4]典籍英譯中的“中國話語”研究——以賽珍珠《水滸傳》英譯為例[J]. 曹靈美,唐艷芳. 外語教學. 2017(04)
[5]賽珍珠與亞洲[J]. 郭英劍. 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6]從讀者接受理論看外宣翻譯中的讀者關(guān)照——黃友義、徐明強訪談錄[J]. 尹佳. 中國翻譯. 2016(05)
[7]《水滸傳》賽珍珠英譯本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讀[J]. 胡嬋,劉萍. 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04)
[8]賽珍珠《水滸傳》譯本中女性形象的翻譯策略[J]. 劉萍,胡嬋. 考試周刊. 2014(65)
[9]論《水滸傳》不同版本的文學價值——以評林本和貫華堂本為中心[J]. 涂秀虹. 文史哲. 2013(04)
[10]從女性主義視角看賽珍珠對《水滸傳》中女性形象的傳譯[J]. 吳靜.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11)
碩士論文
[1]賽珍珠《水滸傳》譯本中的女性形象翻譯研究[D]. 胡嬋.華中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1444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14448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