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0 17:09
本論文以陸游文章為研究對象。目前國內外對陸游文的研究尚屬薄弱,雖然在一些具體問題的研究上有所深入,但總體而言缺乏系統(tǒng)的全面的綜合的研究。學界尚未出現(xiàn)一部研究陸游文的專著,發(fā)表的文章也大多是從陸游文的某一方面發(fā)表評論,都不是全面深入的研究。本論文立足于文學本位,以審美觀照和理論思考相結合的方式,深入抉發(fā)陸游文的文學特點和價值,最終歸依于文學研究。前言重點強調了陸游的志士身份以及陸游志士之文的特點,即鋒穎銳利、情感濃郁、立意高遠、見識卓異、文備眾體、風格朗暢、文采飛揚。第一章結合時代背景和陸游生平,論述其心態(tài)和思想。第二至第七章分別論述陸游文中最有文學價值的序跋、書啟、雜記、筆記、史傳、碑志和頌贊等七種文體。第二章重點論述了陸游序跋文的特點和價值在于對社會時事的強烈關注、學者風姿的全面呈現(xiàn)、追憶模式的巧妙設置和文學成就的苦心經營。第三章論述了書啟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陸游的書在內容上主要有論政、論學、評論和敘事四個方面,表現(xiàn)出他對時事和文學的重要看法,啟在內容上主要展現(xiàn)了仕宦心態(tài)和寄意恢復,書啟的藝術特色表現(xiàn)為真摯深婉的情感、謹嚴平實的章法和煥然四溢的文采三個方面。第四章論述陸游雜記文,從...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20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陸游的生平和思想
一、 陸游的生平
二、 陸游的思想
第二章 序跋
一、 社會時事的強烈關注
二、 淵博學識的全面呈現(xiàn)
三、 追憶模式的巧妙設置
四、 文學成就的苦心經營
第三章 書啟
一、 書的思想內容
(一) 論政
(二) 論學
(三) 文論
(四) 敘事
二、 啟的思想內容
(一) 仕宦心態(tài)
(二) 寄意恢復
三、 書啟的藝術特色
(一) 真摯婉曲的情感
(二) 謹嚴平實的章法
(三) 煥然四溢的文采
第四章 雜記
一、 亭臺樓閣記
(一) 文心百態(tài),立意高遠
(二) 筆法靈活,同題異趣
(三) 不拘故常,破體為記
(四) 以駢入散,駢散相間
二、 山水游記
(一) “丹青圖畫”
(二) “多徵古跡”
(三) “兼及朝章”
(四) 《入蜀記》的文學特色
(五) 入蜀詩文之比較與互證
第五章 筆記
一、 《老學庵筆記》的價值
(一) 《老學庵筆記》的史料價值
(二) 《老學庵筆記》的學術價值
(三) 《老學庵筆記》的文學價值
二、 《家世舊聞》關于陸氏家族傳統(tǒng)的記聞
第六章 史傳
一、 實錄精神
二、 “陸放翁之史識,具于《南唐書》”
三、 經世之意
四、 《南唐書》的史筆
第七章 碑志、頌贊、辭賦及其它
結語 陸游文文學史定位
附錄
附錄一 陸游蜀中時期心態(tài)發(fā)覆
附錄二 陸游晚年再出心態(tài)辨析
附錄三 陸游文歷代評論輯要
主要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宋代文學研究的前沿問題[J]. 王水照.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2]南宋文學的時代特點與歷史定位[J]. 王水照. 文學遺產. 2010(01)
[3]互文性理論鑒照下的中國詩學用典問題[J]. 江弱水. 外國文學評論. 2009(01)
[4]中國古典文學的尊體與破體[J]. 曾棗莊.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1)
[5]陸游《老學庵筆記》中的秦檜家族群像[J]. 白振奎. 古典文學知識. 2008(03)
[6]論宋人破體為記[J]. 曾棗莊.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7(02)
[7]讀陸游《入蜀記》札記[J]. 莫礪鋒. 文學遺產. 2005(03)
[8]談宋代山陰陸氏家族對陸游的影響[J]. 馮麗君.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2003(03)
[9]陸游南鄭從軍詩失傳探秘──兼論南宋抗金大將王炎的悲劇命運[J]. 傅璇琮,孔凡禮. 文學遺產. 2001(04)
[10]近百年來陸游研究綜述[J]. 傅明善. 中國韻文學刊. 2001(01)
博士論文
[1]北宋書信研究[D]. 金傳道.復旦大學 2008
[2]宋人筆記研究[D]. 安芮璿.復旦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南唐文學研究[D]. 彭飛.山東大學 2009
[2]陸游題跋文研究[D]. 鄭硯云.陜西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043074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20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陸游的生平和思想
一、 陸游的生平
二、 陸游的思想
第二章 序跋
一、 社會時事的強烈關注
二、 淵博學識的全面呈現(xiàn)
三、 追憶模式的巧妙設置
四、 文學成就的苦心經營
第三章 書啟
一、 書的思想內容
(一) 論政
(二) 論學
(三) 文論
(四) 敘事
二、 啟的思想內容
(一) 仕宦心態(tài)
(二) 寄意恢復
三、 書啟的藝術特色
(一) 真摯婉曲的情感
(二) 謹嚴平實的章法
(三) 煥然四溢的文采
第四章 雜記
一、 亭臺樓閣記
(一) 文心百態(tài),立意高遠
(二) 筆法靈活,同題異趣
(三) 不拘故常,破體為記
(四) 以駢入散,駢散相間
二、 山水游記
(一) “丹青圖畫”
(二) “多徵古跡”
(三) “兼及朝章”
(四) 《入蜀記》的文學特色
(五) 入蜀詩文之比較與互證
第五章 筆記
一、 《老學庵筆記》的價值
(一) 《老學庵筆記》的史料價值
(二) 《老學庵筆記》的學術價值
(三) 《老學庵筆記》的文學價值
二、 《家世舊聞》關于陸氏家族傳統(tǒng)的記聞
第六章 史傳
一、 實錄精神
二、 “陸放翁之史識,具于《南唐書》”
三、 經世之意
四、 《南唐書》的史筆
第七章 碑志、頌贊、辭賦及其它
結語 陸游文文學史定位
附錄
附錄一 陸游蜀中時期心態(tài)發(fā)覆
附錄二 陸游晚年再出心態(tài)辨析
附錄三 陸游文歷代評論輯要
主要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宋代文學研究的前沿問題[J]. 王水照.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2]南宋文學的時代特點與歷史定位[J]. 王水照. 文學遺產. 2010(01)
[3]互文性理論鑒照下的中國詩學用典問題[J]. 江弱水. 外國文學評論. 2009(01)
[4]中國古典文學的尊體與破體[J]. 曾棗莊.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1)
[5]陸游《老學庵筆記》中的秦檜家族群像[J]. 白振奎. 古典文學知識. 2008(03)
[6]論宋人破體為記[J]. 曾棗莊.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7(02)
[7]讀陸游《入蜀記》札記[J]. 莫礪鋒. 文學遺產. 2005(03)
[8]談宋代山陰陸氏家族對陸游的影響[J]. 馮麗君.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2003(03)
[9]陸游南鄭從軍詩失傳探秘──兼論南宋抗金大將王炎的悲劇命運[J]. 傅璇琮,孔凡禮. 文學遺產. 2001(04)
[10]近百年來陸游研究綜述[J]. 傅明善. 中國韻文學刊. 2001(01)
博士論文
[1]北宋書信研究[D]. 金傳道.復旦大學 2008
[2]宋人筆記研究[D]. 安芮璿.復旦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南唐文學研究[D]. 彭飛.山東大學 2009
[2]陸游題跋文研究[D]. 鄭硯云.陜西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0430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04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