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編纂史論綱
發(fā)布時間:2021-02-14 22:29
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及當代文學史的編纂,在新中國成立后至今經(jīng)歷了從高到低又逐漸上升的過程?v觀當代文學史的發(fā)展歷程,當代文學史的編纂無法脫離對新文學史的借鑒,并且當代文學史的寫作與當代文學學科的建立、課程的設置也有極為密切的關系。經(jīng)過理論及實踐的積累,當代文學史書寫證明了其存在的價值,本文以中國當代文學史編纂史為研究對象,從對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學科史的梳理出發(fā),將當代文學史的編纂放在歷史的視野中展開,力圖理清中國當代文學史編纂史的演變脈絡。
【文章來源】:四川師范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國當代文學史編纂的開端及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當代文學概念的提出
第二節(jié) 當代文學史概念命名的歷史背景
一、現(xiàn)代教育制度的確立對文學史的影響
二、新文學及現(xiàn)代文學史的延續(xù)
第二章 當代文學史著概覽
第一節(jié) 80年代以前的當代文學史編纂
第二節(jié) 80年代的當代文學史編纂
第三節(jié) “當代文學”能否寫史的爭論
第四節(jié) 1985年以后的中國當代文學史編纂熱潮
一、“20世紀大文學觀”的提出
二、“重寫文學史”的提出
第三章 當代文學史集體編纂向個人化書寫的轉變
第一節(jié) 當代文學史的集體編纂
一、集體編纂的特點
二、個性并存的集體編纂
第二節(jié) 中國當代文學史的個人化書寫
第三節(jié) 當代文學史家及其代表史著解讀
一、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與陳思和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二、其他幾部有影響的當代文學史著作
第四章 當代文學史編纂的進步
第一節(jié) 當代文學史個案分析——郭小川現(xiàn)象
第二節(jié) 海峽兩岸當代文學史
結語——對中國當代文學史編纂未來的思考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編年史體例與中國當代文學史編纂[J]. 甘浩,張健.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5)
[2]打工文學的正名與當代文學史的寫作[J]. 何希凡.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4)
[3]反觀與評判——對九十年代以來教材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編纂的反思[J]. 曹金合. 社會科學論壇. 2011(07)
[4]在尷尬中敘述文學的歷史——質疑“當代文學史”[J]. 魏巍. 當代文壇. 2011(04)
[5]“文革”后當代文學史寫作的發(fā)生——從幾個會議說起[J]. 李云.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1(06)
[6]有形的書寫與無形的建構——論文學史的顯性文本與隱性書寫[J]. 趙偉東. 文藝爭鳴. 2011(09)
[7]淺論文本研究與文學史寫作的新構想[J]. 黃萍閣. 改革與開放. 2011(08)
[8]關于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少數(shù)民族文學”的“歷史敘述”問題[J]. 席揚. 民族文學研究. 2011(02)
[9]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的“替代言說”——傳統(tǒng)形式的斷流與缺位[J]. 方漢文. 廣東社會科學. 2011(02)
[10]論當代“歷史化”思潮及其反思[J]. 顏水生. 南方文壇. 2011(02)
碩士論文
[1]追求“史”的分量 寫“史”意識的灌注[D]. 何楊.遼寧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33969
【文章來源】:四川師范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國當代文學史編纂的開端及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當代文學概念的提出
第二節(jié) 當代文學史概念命名的歷史背景
一、現(xiàn)代教育制度的確立對文學史的影響
二、新文學及現(xiàn)代文學史的延續(xù)
第二章 當代文學史著概覽
第一節(jié) 80年代以前的當代文學史編纂
第二節(jié) 80年代的當代文學史編纂
第三節(jié) “當代文學”能否寫史的爭論
第四節(jié) 1985年以后的中國當代文學史編纂熱潮
一、“20世紀大文學觀”的提出
二、“重寫文學史”的提出
第三章 當代文學史集體編纂向個人化書寫的轉變
第一節(jié) 當代文學史的集體編纂
一、集體編纂的特點
二、個性并存的集體編纂
第二節(jié) 中國當代文學史的個人化書寫
第三節(jié) 當代文學史家及其代表史著解讀
一、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與陳思和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二、其他幾部有影響的當代文學史著作
第四章 當代文學史編纂的進步
第一節(jié) 當代文學史個案分析——郭小川現(xiàn)象
第二節(jié) 海峽兩岸當代文學史
結語——對中國當代文學史編纂未來的思考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編年史體例與中國當代文學史編纂[J]. 甘浩,張健.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5)
[2]打工文學的正名與當代文學史的寫作[J]. 何希凡.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4)
[3]反觀與評判——對九十年代以來教材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編纂的反思[J]. 曹金合. 社會科學論壇. 2011(07)
[4]在尷尬中敘述文學的歷史——質疑“當代文學史”[J]. 魏巍. 當代文壇. 2011(04)
[5]“文革”后當代文學史寫作的發(fā)生——從幾個會議說起[J]. 李云.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1(06)
[6]有形的書寫與無形的建構——論文學史的顯性文本與隱性書寫[J]. 趙偉東. 文藝爭鳴. 2011(09)
[7]淺論文本研究與文學史寫作的新構想[J]. 黃萍閣. 改革與開放. 2011(08)
[8]關于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少數(shù)民族文學”的“歷史敘述”問題[J]. 席揚. 民族文學研究. 2011(02)
[9]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的“替代言說”——傳統(tǒng)形式的斷流與缺位[J]. 方漢文. 廣東社會科學. 2011(02)
[10]論當代“歷史化”思潮及其反思[J]. 顏水生. 南方文壇. 2011(02)
碩士論文
[1]追求“史”的分量 寫“史”意識的灌注[D]. 何楊.遼寧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339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03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