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圖像演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5 12:03
自元代的《西廂記》戲曲文本誕生以后,歷代藝術(shù)家們通過對原著的“接受”與再創(chuàng)作,使《西廂記》的圖像資料異彩紛呈,先后出現(xiàn)了《西廂記》的插圖本、戲曲表演、民間藝術(shù)和現(xiàn)當代的戲曲、影視改編等,形成了一部與《西廂記》原文本相對應的《西廂記》圖像資料。這些圖像不僅使《西廂記》從一個單純的文人案頭之曲的語言文本形態(tài)走向了圖像的視覺文化時代,從最開始的文本接受群體為知識分子擴展到了普通群眾,而且促使《西廂記》一個精英文化演變?yōu)榇蟊娢幕。筆者試圖用歷史和發(fā)展的眼光,把《西廂記》的圖像放置于歷史長河的大背景下,以印刷時代的《西廂記》插圖和新媒介語境下的《西廂記》舞臺表演、影視、漫畫等為主要對象深入探討《西廂記》圖像的歷史軌跡及其圖文關(guān)系。通過對《西廂記》的文本及其圖像演變軌跡的歷史性描述和系統(tǒng)化梳理,折射出《西廂記》圖像在不同時代的特點、接受情況,分析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大背景下對《西廂記》不同類型的圖像所產(chǎn)生的影響,探討其間的深刻關(guān)系。同時對《西廂記》文學文本和不同時期圖像間的關(guān)系進行探究,筆者認為從明清到當代,《西廂記》圖像呈現(xiàn)的媒介不同,因而圖文關(guān)系迥異:印刷時代以圖像對文字的模仿和再現(xiàn)為主,呈現(xiàn)出文...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西廂記》圖像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思路
四、主題、范圍和研究方法的說明
第一章 明刊本《西廂記》的插圖
第一節(jié) 明刊《西廂記》插圖本產(chǎn)生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
一、明代的社會文化與市民文化
二、亙古至今的圖文并茂的理念
三、明代出版業(yè)的繁榮發(fā)展與插圖本的衍生
第二節(jié) 福建建安派《西廂記》插圖
第三節(jié) 金陵派、蘇杭《西廂記》插圖
一、《重刻訂正元本批點畫意北西廂》
二、《詞壇清玩槃薖碩人增改西廂定本》
第四節(jié) 安徽新安派《西廂記》插圖
一、《元本出相西廂記》
二、《徐文長先生批評北西廂》
第五節(jié) 明刊《西廂記》插圖的特色
一、插圖的數(shù)量
二、插圖的式樣
三、明刊插圖本《西廂記》的語圖關(guān)系形態(tài)
1. 緊密型互文關(guān)系——寫實圖
2. 松散型互文關(guān)系——寫意圖
小結(jié)
第二章 清刊本《西廂記》的插圖
第一節(jié) 清刊《西廂記》插圖本產(chǎn)生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
一、清朝的文化專制
二、清代出版業(yè)的漸衰
三、戲曲、小說插圖的“春天”
第二節(jié) 清刊《西廂記》插圖本的概況
第三節(jié) 清刊《西廂記》插圖的特色
一、人物繡像
1. 鶯鶯繡像的流變
2. 其他主要人物的繡像
二、清刊插圖本《西廂記》的語圖關(guān)系形態(tài)
1. 圖像與文字的顯性互文
2. 圖像和先在圖像間的互文
3. 圖像與文字的互補
小結(jié)
第三章 明清《西廂記》的戲曲表演及民間藝術(shù)
第一節(jié) 明清《西廂記》的戲曲演出情況
第二節(jié) 明清《西廂記》戲曲表演與明清刊本插圖之關(guān)系
一、《善本戲曲叢刊》戲曲選本中關(guān)于《西廂記》的插圖狀況
二、戲曲表演、戲曲選本插圖與明清單行刊本插圖的關(guān)系
1. 選本插圖來源于單行刊本插圖
2. 選本、單行本插圖與戲曲表演的相互借鑒
第三節(jié) 清代《西廂記》民間藝術(shù)圖像
一、《西廂記》年畫
1. 《西廂記》年畫概況
2. 《西廂記》年畫對原文本的接受與重構(gòu)
二、《西廂記》工藝品
小結(jié)
第四章 《西廂記》的現(xiàn)代圖像及其演繹
第一節(jié) 《西廂記》的當代舞臺改編和演出
一、《西廂記》的當代舞臺改編和演出概覽
二、有意味的物
1. 舞臺背景
2. 折扇
三、紅娘舞臺地位的漸變與審美意蘊
第二節(jié) 《西廂記》影視作品改編和表演
一、《西廂記》影視作品改編和表演概覽
二、《西廂記》影視圖文的對話與互動
1. 形象之重與熒幕之輕
2. 從時間到空間的結(jié)構(gòu)轉(zhuǎn)換與并置
第三節(jié) 《西廂記》的現(xiàn)代繪畫及審美
一、西廂連環(huán)畫
1. 以圖為主,圖文結(jié)合
2. 敘事性
二、漫畫西廂
小結(jié)
余論:回到圖像
一、《西廂記》從“文字時代”到“讀圖時代”的轉(zhuǎn)向
1、轉(zhuǎn)向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2、轉(zhuǎn)向的中介
3、有意義的細節(jié)
二、圖文的關(guān)系
1. 人物形象對原文本的選擇
2. 故事情節(jié)對原文本的遵從
3. 故事環(huán)境對原文本的寫意重構(gòu)
三、西廂圖像的功能
1. 認知功能
2. 審美娛樂的功能
3. 文化傳承的功能
小結(jié)
附錄一:《西廂記》明刊版本插圖統(tǒng)計表
附錄二:人名注釋及索引
附錄三:主題索引
附錄四:圖像索引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語圖互仿的順勢與逆勢——文學與圖像關(guān)系新論[J]. 趙憲章. 中國社會科學. 2011(03)
[2]預敘與時空體:中國古代戲曲圖文本的敘事藝術(shù)[J]. 張玉勤. 文藝理論研究. 2011(02)
[3]中國古代戲曲插圖本的“語-圖”互文現(xiàn)象——基于皮爾斯符號學的視角[J]. 張玉勤. 江西社會科學. 2010(12)
[4]圖像與文字的符號特性及其在敘事活動中的相互模仿[J]. 龍迪勇. 江西社會科學. 2010(11)
[5]從明刊本《西廂記》版刻插圖看戲曲的文人化進程[J]. 張玉勤. 學術(shù)論壇. 2010(09)
[6]論明清小說插圖中的“語—圖”互文現(xiàn)象[J]. 張玉勤. 明清小說研究. 2010(01)
[7]文學和圖像關(guān)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 趙憲章. 江海學刊. 2010(01)
[8]歷史敘事的空間基礎(chǔ)[J]. 龍迪勇. 思想戰(zhàn)線. 2009(05)
[9]中國傳統(tǒng)繪畫圖像敘事的頃間[J]. 李彥鋒. 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美術(shù)與設(shè)計版). 2009(04)
[10]宣物莫大于言 存形莫善于畫——“語—圖”互文語境中的洛神形象[J]. 張玉勤. 蘭州學刊. 2009(07)
碩士論文
[1]中國當代新型漫畫的審美特征淺論[D]. 孫運芬.山東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37612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西廂記》圖像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思路
四、主題、范圍和研究方法的說明
第一章 明刊本《西廂記》的插圖
第一節(jié) 明刊《西廂記》插圖本產(chǎn)生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
一、明代的社會文化與市民文化
二、亙古至今的圖文并茂的理念
三、明代出版業(yè)的繁榮發(fā)展與插圖本的衍生
第二節(jié) 福建建安派《西廂記》插圖
第三節(jié) 金陵派、蘇杭《西廂記》插圖
一、《重刻訂正元本批點畫意北西廂》
二、《詞壇清玩槃薖碩人增改西廂定本》
第四節(jié) 安徽新安派《西廂記》插圖
一、《元本出相西廂記》
二、《徐文長先生批評北西廂》
第五節(jié) 明刊《西廂記》插圖的特色
一、插圖的數(shù)量
二、插圖的式樣
三、明刊插圖本《西廂記》的語圖關(guān)系形態(tài)
1. 緊密型互文關(guān)系——寫實圖
2. 松散型互文關(guān)系——寫意圖
小結(jié)
第二章 清刊本《西廂記》的插圖
第一節(jié) 清刊《西廂記》插圖本產(chǎn)生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
一、清朝的文化專制
二、清代出版業(yè)的漸衰
三、戲曲、小說插圖的“春天”
第二節(jié) 清刊《西廂記》插圖本的概況
第三節(jié) 清刊《西廂記》插圖的特色
一、人物繡像
1. 鶯鶯繡像的流變
2. 其他主要人物的繡像
二、清刊插圖本《西廂記》的語圖關(guān)系形態(tài)
1. 圖像與文字的顯性互文
2. 圖像和先在圖像間的互文
3. 圖像與文字的互補
小結(jié)
第三章 明清《西廂記》的戲曲表演及民間藝術(shù)
第一節(jié) 明清《西廂記》的戲曲演出情況
第二節(jié) 明清《西廂記》戲曲表演與明清刊本插圖之關(guān)系
一、《善本戲曲叢刊》戲曲選本中關(guān)于《西廂記》的插圖狀況
二、戲曲表演、戲曲選本插圖與明清單行刊本插圖的關(guān)系
1. 選本插圖來源于單行刊本插圖
2. 選本、單行本插圖與戲曲表演的相互借鑒
第三節(jié) 清代《西廂記》民間藝術(shù)圖像
一、《西廂記》年畫
1. 《西廂記》年畫概況
2. 《西廂記》年畫對原文本的接受與重構(gòu)
二、《西廂記》工藝品
小結(jié)
第四章 《西廂記》的現(xiàn)代圖像及其演繹
第一節(jié) 《西廂記》的當代舞臺改編和演出
一、《西廂記》的當代舞臺改編和演出概覽
二、有意味的物
1. 舞臺背景
2. 折扇
三、紅娘舞臺地位的漸變與審美意蘊
第二節(jié) 《西廂記》影視作品改編和表演
一、《西廂記》影視作品改編和表演概覽
二、《西廂記》影視圖文的對話與互動
1. 形象之重與熒幕之輕
2. 從時間到空間的結(jié)構(gòu)轉(zhuǎn)換與并置
第三節(jié) 《西廂記》的現(xiàn)代繪畫及審美
一、西廂連環(huán)畫
1. 以圖為主,圖文結(jié)合
2. 敘事性
二、漫畫西廂
小結(jié)
余論:回到圖像
一、《西廂記》從“文字時代”到“讀圖時代”的轉(zhuǎn)向
1、轉(zhuǎn)向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2、轉(zhuǎn)向的中介
3、有意義的細節(jié)
二、圖文的關(guān)系
1. 人物形象對原文本的選擇
2. 故事情節(jié)對原文本的遵從
3. 故事環(huán)境對原文本的寫意重構(gòu)
三、西廂圖像的功能
1. 認知功能
2. 審美娛樂的功能
3. 文化傳承的功能
小結(jié)
附錄一:《西廂記》明刊版本插圖統(tǒng)計表
附錄二:人名注釋及索引
附錄三:主題索引
附錄四:圖像索引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語圖互仿的順勢與逆勢——文學與圖像關(guān)系新論[J]. 趙憲章. 中國社會科學. 2011(03)
[2]預敘與時空體:中國古代戲曲圖文本的敘事藝術(shù)[J]. 張玉勤. 文藝理論研究. 2011(02)
[3]中國古代戲曲插圖本的“語-圖”互文現(xiàn)象——基于皮爾斯符號學的視角[J]. 張玉勤. 江西社會科學. 2010(12)
[4]圖像與文字的符號特性及其在敘事活動中的相互模仿[J]. 龍迪勇. 江西社會科學. 2010(11)
[5]從明刊本《西廂記》版刻插圖看戲曲的文人化進程[J]. 張玉勤. 學術(shù)論壇. 2010(09)
[6]論明清小說插圖中的“語—圖”互文現(xiàn)象[J]. 張玉勤. 明清小說研究. 2010(01)
[7]文學和圖像關(guān)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 趙憲章. 江海學刊. 2010(01)
[8]歷史敘事的空間基礎(chǔ)[J]. 龍迪勇. 思想戰(zhàn)線. 2009(05)
[9]中國傳統(tǒng)繪畫圖像敘事的頃間[J]. 李彥鋒. 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美術(shù)與設(shè)計版). 2009(04)
[10]宣物莫大于言 存形莫善于畫——“語—圖”互文語境中的洛神形象[J]. 張玉勤. 蘭州學刊. 2009(07)
碩士論文
[1]中國當代新型漫畫的審美特征淺論[D]. 孫運芬.山東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376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93761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