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創(chuàng)作論
【學位單位】:河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I206.7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創(chuàng)作源泉:中西方文化的滋養(yǎng)
1.1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染
1.1.1 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深厚的家學淵源
1.1.2 中國傳統(tǒng)儒、道思想的浸潤
1.1.3 中國古典文學的熏陶
1.2 西方現(xiàn)代文化的影響
1.2.1 取自“時代的燭照”
1.2.2 源于“自身的微光”
第二章 主題思想:中國傳統(tǒng)道德與西方現(xiàn)代精神的展現(xiàn)
2.1 中國傳統(tǒng)道德的弘揚
2.1.1 對倫理親情的描寫
2.1.2 對儒家“仁愛”觀的闡釋
2.1.3 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
2.1.4 豁達灑脫的人生境界
2.2 西方現(xiàn)代意識的揭示
2.2.1 隔膜感與孤獨感
2.2.2 自我的淹沒與人的異化
第三章 創(chuàng)作手法:傳統(tǒng)寫作手法和現(xiàn)代寫作技巧的借鑒
3.1 中國傳統(tǒng)創(chuàng)作手法的繼承
3.1.1 含蓄內斂的情感表達
3.1.2 中國古典意象的使用
3.1.3 《紅樓夢》寫作技法的承襲
3.1.4 白描手法的純熟運用
3.2 西方現(xiàn)代寫作技巧的嘗試
3.2.1 內傾型的敘事視角
3.2.2 荒誕與變形
3.2.3 后現(xiàn)代文學的特征
第四章 價值與意義:中與西的融合共生
4.1 中西方文化精神的貫通
4.2 中西方寫作技巧的交融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宗璞;傳統(tǒng)與外來影響[J];當代文壇;1988年04期
2 王小平;;涵泳大雅——論宗璞短篇小說的敘事藝術[J];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02期
3 趙慧平;;說宗璞小說的“本色”創(chuàng)作[J];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06期
4 唐曉丹;宗璞小說論[J];當代作家評論;1994年04期
5 李子云;;凈化人的心靈——讀《宗璞小說散文選》[J];讀書;1982年01期
6 黃秋耘;;“報國心遏云行”——讀《南渡記》的隨想[J];當代作家評論;1989年01期
7 董小玉;新時期現(xiàn)代主義小說的濫觴──論王蒙、茹志鵑、宗璞、諶容對現(xiàn)代主義小說技法的嘗試[J];呼蘭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8 孫先科;;美學的分身術與隱蔽的身份對位——宗璞小說《弦上的夢》再解讀[J];漢語言文學研究;2011年01期
9 孫先科;;話語“夾縫”中造就的敘事——論宗璞“十七年”的小說創(chuàng)作[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6年04期
10 趙樹勤;陳進武;;從“荒原”到“野葫蘆”——宗璞與托馬斯·哈代小說創(chuàng)作比較[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1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方賢緒;現(xiàn)代主義文學思潮和80年代小說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2 王彩萍;儒家文化與新時期作家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3 葉立文;增長與繁榮—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小說中的先鋒話語[D];武漢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進武;宗璞與外國文學[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曹宇荃;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會通—宗璞小說片論[D];揚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332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83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