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賈誼、司馬遷“發(fā)憤抒情”論略
發(fā)布時間:2020-08-04 16:13
【摘要】:“發(fā)憤抒情”是中國古代士大夫在仕途不得意之時常用來表達內心情感的一種方式,其載體一般是文學作品。屈原、賈誼、司馬遷三人雖然生活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但是三人都有著過人的才華,有著強烈的功業(yè)意識,仕途上他們都遭遇了坎坷。面對挫折,三人都選擇了用文學作品來“發(fā)憤抒情”。屈原的詩、賈誼的騷體賦、司馬遷的傳記文學,三人在作品中都反映了自身所經歷的“慨嘆—追問——反抗”的階段和消解過程。但是,三人雖都是“發(fā)憤”,但是在“抒情”方面卻有不同。 本文將從三人的作品和人生經歷入手,探討三人發(fā)憤抒情的緣由,分析三人發(fā)憤抒情的“慨嘆——追問——反抗”的過程,以及從忠君意識、執(zhí)著超越意識、悲憤之情側重點等方面來探究三人在“抒情”方面的異同。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206.2
本文編號:2780784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20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安小蘭;賈誼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2 許世榮;試論《史記》的悲壯美[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3 王季星;賈娂和他的作品[J];東北人民大學人文科學學報;1956年04期
4 倉曉梅;;從悲劇人物看《史記》[J];歷史教學問題;1992年06期
5 熊永祥;;論歷代賈誼研究的分期[J];求索;2007年09期
6 尚永亮;忠奸之爭與感士不遇——論屈原賈誼的意識傾向及其在貶謫文化史上的模式意義[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7年04期
7 江秀玲;;《史記》悲劇人物論[J];唐都學刊;1993年01期
8 韓兆琦;王齊;;殉道與超越——論《史記》的悲劇精神[J];文史知識;1994年01期
9 王洲明;賈誼散文的特點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J];文史哲;1982年03期
10 伏俊連;沉重苦澀的人生之旅──論《史記》中的凡人悲劇[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本文編號:2780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780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