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哲學背景下的中國新生代科幻文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28 20:33
【摘要】:科幻文學是包含“尚未意識”的文學,它以科學精神對處于過程中的世界本質進行把握,在無數可能性的未來圖景中,蘊含了積極地改變現實的力量。本文在布洛赫烏托邦哲學的背景之下,對中國新生代科幻文學的藝術價值和功能定位進行了整體把握。中國新生代科幻文學走出了簡單的“科普論”,力圖重現幻想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張力,這種努力體現了年輕一代作家對現實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深度思考。對新生代科幻文學烏托邦性質和烏托邦功能的研究,可以為我國當代文化批評提供借鑒,同時為當下社會的發(fā)展提供反思的維度。 在第一章,本文首先梳理了烏托邦思想的發(fā)展歷程,早期烏托邦思想、托馬斯·莫爾與空想社會主義、布洛赫的希望哲學、馬爾庫塞的審美烏托邦等等。十九世紀以來,烏托邦因其空想性飽受批判,直到布洛赫的烏托邦哲學實現了對傳統(tǒng)烏托邦思想的價值扭轉。他肯定了烏托邦精神的價值,并為烏托邦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維度。布洛赫的烏托邦哲學對文學研究產生了重要的啟示。 在第二章,本文就中國新生代科幻文學的創(chuàng)作進行了一個全面考察,中國科幻文學根據發(fā)展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劉慈欣、韓松、王晉康、何夕等人作為中國新生代科幻文學的代表,致力于向西方學習,其作品在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都取得了不同以往的新突破。烏托邦敘事是新生代科幻文學的一個重要特征,本章重點歸納了科幻文學中出現的多種烏托邦類型,時間烏托邦與空間烏托邦、技術烏托邦與田園烏托邦等。 在第三章,本文著重分析了新生代科幻文學的烏托邦性質及其獨特的審美價值?苹梦膶W是具有鮮明烏托邦性質的文學,本文從時空向度、價值取向、功能定位三個方面,詳細分析了中國新生代科幻文學的烏托邦想象圖景和價值觀念的革新,并在與中國當代文學的對比中概括出其審美特性:想象、新異與前線意識。 在第四章,本文對新生代科幻文學的烏托邦功能進行了剖析,結合中國的現實語境,從“希望原理”和“現實批判”兩個方面,肯定了新生代科幻文學的價值。新生代科幻文學的希望原理主要表現在對終極價值的肯定和對主體價值的確認兩個方面;而批判的功能體現在對社會、技術與人性的反思。 在余論部分,本文就中國科幻文學百年歷史的成就、局限進行了簡單總結,同時對科幻文學的民族化、本土化提出了新的期待。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206.7
本文編號:2733422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206.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建斌;烏托邦小說:作為研究存在的藝術[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李小青;當代中國文學批評界對“烏托邦文學”的誤讀[J];當代文壇;2005年01期
3 孔慶東;中國科幻小說概說[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4 楊巨平;古希臘烏托邦思想的起源與演變[J];世界歷史;2003年06期
5 王振林;“烏托邦”思維與普遍倫理[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2期
6 吳巖;方曉慶;;劉慈欣與新古典主義科幻小說[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7 陳岸瑛;;恩斯特·布洛赫的烏托邦哲學——從《烏托邦的精神》到《希望的法則》的理論偏移[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年02期
8 星河;中國科幻的尷尬[J];中國青年科技;2000年06期
9 歐翔英;;烏托邦、反烏托邦、惡托邦及科幻小說[J];世界文學評論;2009年02期
10 姚建斌;烏托邦文學論綱[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惠杰;布洛赫烏托邦哲學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334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733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