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審美心理學角度談文學翻譯
發(fā)布時間:2019-04-23 17:24
【摘要】: 翻譯家和學者們已經對翻譯學做了很多方面的研究。不同的翻譯理論被應用到了不同的翻譯領域中,它們相互聯(lián)系并相互依存。翻譯理論的不斷發(fā)展大大推進了翻譯學科的發(fā)展。翻譯學不同分支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翻譯學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仍然值得我們關注和探索。本文要研究的是文學翻譯和審美心理學之間的聯(lián)系。我們知道美學是一門研究美以及它對人類產生的美感的科學。而審美心理學所研究的是審美活動的過程。因此,本文把審美心理學的理論應用到文學翻譯的研究中,探討文學翻譯中譯者的審美心理。 譯者是整個翻譯活動的操作者和支配者,因為翻譯過程中的翻譯策略的采用,翻譯方法的選擇,最終譯文的編寫等都取決于翻譯者。然而,以前的翻譯研究往往都特別偏重于翻譯的外部研究,卻忽視了譯者這一翻譯活動的主體。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譯者是最主要的途經和方法之一。翻譯者的心理活動包括很多種類,如認知心理,價值心理,審美心理,創(chuàng)造心理等等。對譯者不同心理活動的探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鑒于論文的長度和作者能力的限制,本文不可能覆蓋譯者心理活動的所有方面,僅探討文學翻譯中譯者的審美心理活動。 在忠于原文的情況下,讀者往往更容易被賦有美感的譯文所吸引。因此,從美學的視角來審視翻譯活動是譯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尤其在文學翻譯中。文學作品不僅包含文字信息,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文體,意象,思想等。因此,譯者應有端正的審美態(tài)度和較強的審美能力。此外,在文學翻譯過程中,譯者還應該全身心投入,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學作品中,通常會有移情的產生,這時譯者就產生了替代性參與,與原文作者,譯文融為一體,從而深刻地理解和再現(xiàn)原文的思想感情和意蘊。本文的目的是要探究譯者在翻譯文學作品時的心理活動及其審美態(tài)度和能力,而譯文則恰恰反映了這諸多方面的情況,因此從譯文入手比較和分析各個不同譯本的差別是探討譯者審美情趣的最佳切入點。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I046;H059
本文編號:2463649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I046;H059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郭燦;從精神分析學解讀翻譯中的移情[D];湖南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4636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463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