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評價與文學價值標準問題
本文選題:文學評價 + 文學價值 ; 參考:《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年03期
【摘要】:文學評價為文學批評的功能和根本特性,其不僅具備文學自身的內(nèi)涵,還關(guān)系到評判主體的價值標準和價值觀念。本文就文學評價中的特性,以及評價的有效性,闡述文學評價與文學價值標準問題,以期對現(xiàn)代文學評價中價值標準的確定有所啟示。
[Abstract]:Literary evaluation is the function and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not only has the connotation of literature itself, but also relates to the value standard and value concept of the subject.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idity of literary evalu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of literary evaluation and literary value standards, in order to enlighten the determination of value standards in modern literary evaluation.
【作者單位】: 太原理工大學;
【分類號】:I0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任美衡;;文學評價視域中的理論資源述論[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2 賀仲明;;文學批評與文學史構(gòu)建中的外在因素影響——以丁玲等文學史評價為中心[J];理論學刊;2013年08期
3 賀桂梅;;超越“現(xiàn)代性”視野:趙樹理文學評價史反思[J];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亞敏;后現(xiàn)代社會中的新馬克思主義批評[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2 李向輝;批評的批評:蕭紅研究回顧[J];蘭州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3 馬馳;;西方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當代文論的影響與啟迪[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6年01期
4 楊冬;略談二十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的發(fā)展與特點[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6年01期
5 俞林;;“三里灣”讀后[J];人民文學;1955年07期
6 賀仲明;;關(guān)于新文學評價標準的思考[J];上海文學;2012年07期
7 李西建;;人的提升與構(gòu)建: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價值指向[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8 李定清;;借鑒·整合·創(chuàng)造:西方文學批評的中國化道路——胡亞敏教授訪談錄[J];外國文學研究;2006年02期
9 吳康;;論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文學總體批評模式[J];文學評論;1990年02期
10 劉忠;;“五四”啟蒙與國民話語的中間物形態(tài)[J];文學評論;2007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英;文學評價的升沉與游移[J];文學自由談;2002年05期
2 張榮翼;創(chuàng)作“成功”的砝碼──文學評價由時間維度向空間維度的轉(zhuǎn)換[J];青海社會科學;1998年02期
3 徐娟娟;;從方文山詞作看流行歌曲的文學評價[J];語文學刊;2009年03期
4 馮憲光;文學批評的科學方法論原則[J];文藝理論與批評;1992年05期
5 王坤;文學制度對文學主體活動的潛在建構(gòu)[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松岡榮志;梁克隆;;關(guān)于顏延之的《陶征士誄》[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6年04期
7 李相銀;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寫作的新進路[J];晉陽學刊;2005年05期
8 陸巖軍;;對王元驤先生《關(guān)于文學評價中的“人性”標準》一文指誤[J];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11期
9 劉法民;;反常態(tài)藝術(shù)的評價標準[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10 靳新;;從《論語》看孔子關(guān)于文學評價的闡釋思想[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功龍;文學評價的“雅”與“俗”[N];人民日報;2004年
2 深圳商報記者 楊青;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N];深圳商報;2003年
3 李敬澤 洪治綱 朱小如;艱難的城市表達[N];文匯報;2005年
4 趙紅;“健康島”帶旺海南旅游[N];海南日報;2004年
5 吳俊;文學的拯救與自救[N];文匯報;2003年
6 楊劍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學術(shù)討論述要[N];文學報;2000年
7 本報記者 胡殷紅;“道德冷淡”[N];文藝報;2004年
8 李敬澤;城與鄉(xiāng)——文學思維的危機和變革[N];文藝報;2005年
9 劉斯奮;我們是否還需要文學理論?[N];文藝報;2004年
10 梅朵;柯靈先生的求真之心[N];中華讀書報;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劉寧;評價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shè)[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袁志萍;搖曳的信仰 狂歡的敘述[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陸銀湘;《詩經(jīng)》“頌”詩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2年
4 陳建華;延安文學體制與作家的創(chuàng)作轉(zhuǎn)向[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0015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00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