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翻譯語言特征研究
本文關鍵詞:冰心翻譯語言特征研究 出處:《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語料庫技術 冰心 翻譯語言特征 原創(chuàng)和翻譯的一致性
【摘要】:運用語料庫技術,對冰心原創(chuàng)作品和所譯作品進行類比分析發(fā)現(xiàn):(1)與原創(chuàng)文本相比,冰心翻譯文本用詞豐富度較低,表現(xiàn)出一定的簡化趨勢,但個別作品詞匯使用沒有簡化傾向;譯作詞匯使用不受原作詞匯密度和體裁的直接影響;(2)翻譯文本與漢語原創(chuàng)在詞類使用上基本一致,但翻譯文本中功能詞類有上升趨勢;(3)與原創(chuàng)文本相比,翻譯文本斷句更頻繁,句長有增長趨勢;(4)翻譯文本中人稱代詞、連詞、介詞使用情況都介于漢語原創(chuàng)文本和英語原文之間,表現(xiàn)出中介語言的特點,但總體來看明顯更傾向于漢語使用規(guī)范;(5)翻譯文本所用高頻詞與漢語原創(chuàng)文本有較大重合,說明譯者在措辭方面有一定偏好,且在構建語篇過程中所用詞匯具有一致性;(6)從個別詞使用看,翻譯語言特點受英語原文和譯者風格的雙重影響。
[Abstract]:The use of corpus technology, analogy analysis of the Bing Xin original works and translation works: (1)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text, Bing Xin translated text word richness was low, showing a tendency of simplification, but the individual works with no tendency to simplify translation vocabulary; vocabulary use directly is not affected by the original lexical density and form; (2) in the original text an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exical category use basically the same, but the translation text function lexical category has a rising trend; (3)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text, the translation text sentences more frequently, sentence length increased; (4) translation of personal pronouns, conjunctions, prepositions between usage between Chinese original text and English text,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mediary language, but overall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use Chinese translation text specification; (5) with high frequency words have greater overlap with Chinese original text, the translator in the description. There are preferences in terms of words and consistency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exts. (6)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wor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lation language are affected by both the original English and the translator's style.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外文學院;集美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福建省社科規(guī)劃一般項目“英漢文化語義對比研究”(項目編號2008B2083) 海市科委課題“雙語詞典編纂系統(tǒng)的研發(fā)”子課題:英漢雙語平行句對語料庫建設(課題編號:08DZ1501100)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I0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1955年至1965年間是冰心的翻譯高峰期,她先后翻譯了來自8個國家50多部作品,包括詩歌、詩劇、民間故事、書信、小說、散文詩等7種形式,這些作品多源于亞非國家(林佩璇,2001:73)。我們搜集到了冰心在20世紀60年代左右所譯的28部作品約35萬多字,以此作為類比語料,為保證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林佩璇;冰心的翻譯與翻譯觀[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2 王克非;秦洪武;;英譯漢語言特征探討——基于對應語料庫的宏觀分析[J];外語學刊;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麗;;論譯者譯材選擇中的主體性——冰心翻譯活動個案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2 舒子芩;;詩化的哲學自然觀——淺析泰戈爾與陶淵明詩歌中自然觀之表現(xiàn)[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2期
3 邵珊珊;;冰心翻譯思想與創(chuàng)作思想的融通[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4 陳忠樹;;追求理想境界實現(xiàn)理想社會——淺論《吉檀迦利》中“梵我同一”的境界和“積極人世”的追求[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年02期
5 侯傳文;泰戈爾詩學和諧論[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6 李敏杰;朱薇;;基于平行語料庫的《紅樓夢》英譯本文體風格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03期
7 熊作勤;;從《繁星》《春水》看冰心對泰戈爾的借鑒和發(fā)展[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2年06期
8 王青;;基于語料庫的《尤利西斯》漢譯句式特征研究[J];外國語言文學;2011年02期
9 林佩璇;從冰心、泰戈爾的主體經(jīng)驗看翻譯中積極接受的重要性[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王峰;劉雪芹;;基于語料庫的譯者風格研究:以《木蘭辭》譯文為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青;基于語料庫的《尤利西斯》漢譯本譯者風格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李金云;論泰戈爾思想和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宗教元素[D];復旦大學;2009年
3 夏云;基于語料庫的英漢翻譯小說常規(guī)化研究:歷時的視角[D];山東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珊珊;《呼嘯山莊》三個中譯本的歷時語料對比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高亞歐;基于語料庫的譯者風格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3 侯曉晴;從詞匯角度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的英譯[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4 高敏;企業(yè)對外宣傳文本的英譯[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陳金;尋找自我[D];暨南大學;2011年
6 張娟;從操縱論看鄭振鐸翻譯泰戈爾[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7 蘇倩;目的論視角下看譯者主體性[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趙一丁;從闡釋學看冰心譯本《吉檀迦利》中的譯者主體性[D];鄭州大學;2010年
9 袁松翔;基于譯文特征與譯文內容的中英文跨語種抄襲識別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10 陶婧;冰心譯詩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王克非;黃立波;;語料庫翻譯學的幾個術語[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2 柯飛;翻譯中的隱和顯[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年04期
3 吳昂;黃立波;;關于翻譯共性的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05期
4 柯飛;漢語“把”字句特點、分布及英譯[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12期
5 秦洪武,王克非;基于語料庫的翻譯語言分析——以“so…that”的漢語對應結構為例[J];現(xiàn)代外語;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玉傳;;翰墨溢香 冰心映日[J];收藏界;2003年05期
2 張偉紅;;順、真、美——淺析《吉檀迦利》冰心譯本[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8年08期
3 秋實;《當代文學翻譯百家談》將出版[J];俄羅斯文藝;1985年06期
4 張勇玲;;論冰心“愛的哲學”觀的表現(xiàn)及社會意義[J];創(chuàng)作評譚;2000年04期
5 汪文頂;冰心散文的審美價值[J];文學評論;1997年05期
6 黃裔;略論“新冰心體”的藝術風格[J];語文學刊;1999年01期
7 范曄;;泰戈爾對我國兩位翻譯家的影響[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8 石真;;翻譯領域里的神筆——評《冰心譯文集》[J];出版廣角;1999年12期
9 龐彥杰;;目的為先——《葛底斯堡演說》翻譯文本對比研究[J];作家;2011年12期
10 龍江華;;語境認知與翻譯文本的建構[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劉金龍;劉曉民;;論冰心翻譯的“讀者意識”與翻譯原則[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林佩璇;;從冰心、泰戈爾的主體經(jīng)驗看翻譯中積極接受的重要性[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本報通訊員;吳東魁作品在榮寶齋拍賣會上創(chuàng)新高[N];菏澤日報;2007年
2 譚旭東;倡導兒童文學“新主流”[N];學習時報;2005年
3 馬毅杰;文學的年齡[N];山西日報;2005年
4 馮驥才;文學翻譯的兩個傳統(tǒng)[N];文藝報;2009年
5 王蒙;搶她的人,可能就是她幫過的人[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任一鳴;蔣彝作品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2 封一函;結構與解構:從喬姆斯基到韋努蒂[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3 吳鈞;論中國譯介之魂[D];山東大學;2008年
4 王少娣;跨文化視角下的林語堂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月寧;論翻譯文本在比較文學研究中的有效性[D];中山大學;2010年
2 陳玉清;從互文性視角看冰心文學創(chuàng)作在翻譯作品中的映射[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9年
3 胡娟娟;冰心詩歌翻譯的風格及成因[D];中南大學;2009年
4 梁頌宇;時代的變遷與譯文文本的發(fā)展——《李爾王》不同譯本比較的探討[D];廣西大學;2002年
5 紀曉玲;女翻譯家冰心及其譯作《吉檀迦利》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趙一丁;從闡釋學看冰心譯本《吉檀迦利》中的譯者主體性[D];鄭州大學;2010年
7 付文慧;從中國大陸當代小說的英譯透視影響翻譯文本選擇的因素[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4年
8 施婷婷;從《快樂王子》中譯本看兒童意識的增長[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6年
9 鄒頌兵;基于語料庫的莎士比亞戲劇漢譯本邏輯關系顯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10 王靜;女性主義層面下張玲譯本中的干涉方式研究[D];貴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3832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38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