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多洛夫的結構主義時期為何如此漫長
發(fā)布時間:2017-12-28 12:09
本文關鍵詞:托多洛夫的結構主義時期為何如此漫長 出處:《社會科學輯刊》201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托多洛夫與克里斯蒂娃具有極為相似的學術歷程,但結果迥異:克里斯蒂娃剛到法國就實現(xiàn)了從結構主義到后結構主義的轉向,而略早兩年到巴黎的托多洛夫直到1980年代之后才開始告別結構主義,實現(xiàn)學術轉向。這一遲到的轉向與托多洛夫個人的人生經歷和身份認同有密切的關系。巴赫金思想在托多洛夫的學術轉向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托多洛夫的轉向是從"文學之內"向"文學之外"的轉向,是從結構主義向對話主義的轉向。
[Abstract]:Todorov and Chris Diva has extremely academic course similar, but the results are different: Chris Diva just arrived in France on the realization of turning from structuralism to poststructuralism, and after two years earlier to Paris Todorov until 1980s began to bid farewell to the main structure, the realization of academic steering. This late turn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odorov's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identity. Bakhtin thought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odorov's academic turn. Todorov's turning from "Literature" to "outside of literature" is the turn from structuralism to dialogism.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I06
【正文快照】: 一、貌合神離:比較視野中的托多洛夫與克里斯蒂娃托多洛夫出生于1939年,克里斯蒂娃出生于1941年。托多洛夫于1963年奔赴法國,克里斯蒂娃也于1965年求學于巴黎。1965年,托多洛夫編輯出版了《文學理論: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Théorie de la Littérature,Textes des Formalistes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克萊夫·托姆遜;朱濤;;巴赫金在法國[J];俄羅斯文藝;2011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龍彼德;;洛夫的意義[J];詩探索;2010年05期
2 И·А·晪洛夫;吶僨,
本文編號:13459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345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