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文學批評中理論模式的兩重性
本文關鍵詞:略談文學批評中理論模式的兩重性
更多相關文章: 張江 文學批評 西方文論 中國文學理論 傳統(tǒng)文論 朱立元 普洛普 中國文論 列維-斯特勞斯 本質主義
【摘要】:西學東漸百年來,中國文學理論從西方得到諸多資源和借鑒,然而在這種東西方的對話與交流中,對西方文論的平等審視、對傳統(tǒng)文論的繼承與發(fā)揚、對中國文論原創(chuàng)話語的建設卻顯薄弱。中國社會科學院張江教授于2012年提出"強制闡釋"的論題,深入辨析西方現代文論存在的強制闡釋之局限,此話題在學界引起強烈反響。張江、朱立元、王寧、周憲四位先生圍繞此論題的討論文章從2015年初起已陸續(xù)與讀者見面,1本刊發(fā)表第六組討論文章,希望使這一論題更加深入,并得到讀者的關注。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I06
【正文快照】: 張江先生:讀了您的第六封信《闡釋模式的統(tǒng)一性問題》,獲益良多。它不僅涉及強制闡釋的前置模式問題,還涉及如何正確處理文學批評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理解、闡釋關系,理論、批評中的本質主義傾向與對本質追尋探討的關系,理性與非理性的關系等一系列所有文學理論均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2007現場張江:詩意的!ち鱗J];美術文獻;2008年01期
2 周嫻;;現場張江——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qū)里的公共藝術[J];公共藝術;2009年01期
3 蔡建軍;;從“現場張江”公共藝術項目看城市人文環(huán)境的建設[J];美術大觀;2010年01期
4 薛小亭;;創(chuàng)新思維 打造文化張江[J];中國高新區(qū);2010年09期
5 馬中柱;;兩點質疑——與張江明同志商榷[J];學術研究;1979年05期
6 李鼎文;“析宰”“金馬張”“金張”是張江嗎?[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7 何菲;;張江男 寂寞精英的上海生活[J];上海采風;2008年03期
8 小轉鈴;;傳說張江男[J];上海采風;2009年03期
9 ;“張江杯”朗誦詩征文選篇(一)[J];上海文學;1992年07期
10 志強;張江:讓一切順其自然[J];棋藝;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耀翠;周敏:在張江產業(yè)集聚中發(fā)展[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5年
2 記者 苗郁;張江:土地與金融資本的結合[N];國際金融報;2002年
3 李尕;張江科技園能否后來居上?[N];經濟日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王代同;自主創(chuàng)新潮涌張江[N];科技日報;2005年
5 鐘慧;張江13年筑成上海“新希望”[N];文匯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夏雄偉 長江證券有限公司 閻素萍 深圳懷新;直擊張江高科[N];證券時報;2000年
7 寧波海順;G張江:浦東房產龍頭 持續(xù)突破上攻[N];證券日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李良;G張江 兩大創(chuàng)新化概念為實質[N];中國證券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李良;金字塔戰(zhàn)略 三年打造新張江[N];中國證券報;2006年
10 李良;張江高科技園掀起新開發(fā)潮[N];中國證券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呂貝克;我國高科技園區(qū)管理體制變遷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933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293331.html